低燒頭疼中,不想寫小說,昨天在床上躺了一天,幸好上一周留了存稿,要不然慘了。TT
昨天晚上半夜就醒了,一直睡不著,起來去喝了點水,還吃了根香蕉。o(╯□╰)o
前幾天看楊晨大人更新的微信,網文中的比較,不管是個人武力值的比較,還是得到寶貝的比較,有了比較才有了不同,才有了爽點。
前幾天正好無聊掃了本包月的書,書名已經忘了(如果真的能過目不忘多好),裏麵寫到對於財務有焦慮,感到不滿意的人,大多數,當獲得的薪水達到了自己曾經要求的,不僅不會減少焦慮,而且支出會大幅度增加,甚至造成新的負債,這裏我覺得對於收入的焦慮,主要是源於消費的欲望遠遠大於收入,當消費欲望和收入符合,或消費欲望遠遠小於收入的時候,應該是更為健康的生活狀態,如何控製消費欲望,合理的消費,就要製定消費上限。
我們一直都在比較,小的時候,父母拿我們跟其他孩子比較,百分之九十九都是比我們更加優秀的,上學的時候,我們跟同學比較,比成績,比誰手上的零食最多,比玩的。
一直到走入社會,邁入職場,我們比的更多,比的越多,越是焦慮不安,今天看了新聞一多半的人都對自己的薪酬不滿。
昨天在微信客戶端看了一則圖片新聞,好幾張都是從正在發生戰爭的敘利亞拍攝,裏麵看起來十多歲的孩子,背著長長的槍,留言的評論不在噴,大多數都在慶幸,還好,生活在相對和平的環境,至少不會擔心明天就會喪命。
我很早以前便喜歡問老爹老媽他們那時候的生活,老爹58年的,經曆過災荒,我三伯更是說,他幼時差點餓死,那時候物質匱乏,遠遠沒有現在這麼繁榮。
現在,我經常會跟兒子講,要珍惜糧食,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他們那一輩人,是吃過苦頭的人,連飯都吃不飽,經常餓肚子。如果在往上麵一兩代,那生活更苦,戰亂年代,人命賤如草芥,管你是大地主還是富商,一樣會死於非命。
我們這一代至少沒有餓過肚子,到了我兒子這一代,生活就太好了,不論什麼東西都有,去幼兒園開班會,家長最多的問題,都集中在孩子不好好吃飯,厭食挑食。
要是去醫院保準又說缺這個缺那個,不可否認,有些孩子確實缺,但最主要的是,不餓,零食吃太多。
放在饑荒年代,什麼吃不下。
解決孩子的吃飯問題,最好的方式就是控製零食,或者幹脆拿走零食,餓了自然就會吃,多帶出去跑一跑,消耗一下,比什麼藍瓶的好多了。
想到哪就寫到哪,上高中的時候,班主任即語文老師,經常會講些隻能在教室裏講的話,記得別的班英語老師,給我們上過幾節課,一節課裏麵半節課都在吐槽時政,不免受到一些影響,成為一名憤青,俗稱中二病。
今天看到餘敏得到獎金的新聞,那點獎金真心不多,對於這些為了國家國防事業有巨大貢獻的老科學家。想到餘敏,想到中二病,我就想到扭轉我觀念的貼吧,那兔漫畫,尤其是看到製造原子彈那一段,因為經費有限,條件有限,科學家硬是用算盤來算,不少優秀的人累死在科研桌上,還有原本在國外有著優渥生活,當國家需要,亦然放棄,回到國內,這些人真的很令人敬佩,當初看的時候,總感覺風沙略大。
比較起來,我們實在太過普通,如果連努力勤奮都做不到,何談有所成就?怪天怪地怪父母,終究到底還是自己能力不夠。
腦袋處於混沌之中,一鍋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