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姨無奈的說:“你可別和你小姨夫一樣,將來不管做生意還做公務員,都不能對待上級和對待下級兩張麵孔,要不是有我在後麵撐著,你以為他能過的這麼滋潤?同事們不過是看我麵子不願意和他計較罷了。”
又親昵的摟著韓墨:“我還記得你小時候不上幼兒園,跟著你小舅舅滿街亂竄,被你媽抓回來,站在大門口就喊:顧青梅看孩子,我就得顛顛的跑出來接著你,我做飯你偷吃,我洗衣服你玩水,一晃這麼多年過去了,你也變成小夥子了,我也老了。”
韓墨拍拍她的手:“您可沒老,看上去和我姐姐差不多。”
顧小姨呸他:“說話可真好聽,是不是拿好話哄女朋友習慣了?跟小姨說說,你放心,我絕對不告訴你媽。”
韓墨這幾天被問的多了,好歹免疫了一些,不太自然的說:“還沒呢。”
顧小姨知道他打小臉皮薄,不再追問,反問他的來意。
韓墨把昨天的事情和今天的後續又說了一遍,提到了房子。
顧小姨沉默了一下,對韓墨說:“你等等我。”
起身也去了婆婆的房間。
韓墨無聊的看著四周擺設,這是一套一百二十平左右的房子,三室兩廳,一廚一衛,裝修有些陳舊了,但是家具和家電都是新換的,尤其是正對著沙發的等離子電視,韓墨和安晨西在逛燕莎時曾經看到過,一般大小的要三萬多,看樣子小姨夫還是很會做官的人,房子的事應該不難。
幾分鍾後顧小姨和小姨夫一起出來了,沈老太太也出來打了個招呼,韓墨趕緊起身問好,老太太笑眯眯的看著他:“多俊的孩子啊,以後要能搬到省城來住,可得多來陪陪我,我給你做拿手的菜吃。”
韓墨點頭:“那是一定,您放心,不管能不能搬過來住,等以後寒暑假我都會來看看您。”
沈老太太點頭:“好孩子,你們說話吧,我回去躺著了。”
韓墨把她攙扶進了臥室,關好門出來,看到小姨夫滿臉無奈的望著自己,心就沉了下去:“沒有辦法麼?”
小姨夫說:“省站附近的普通樓房不用想了,別說你媽媽不在這裏上班,就是在,她的工齡和級別也排不上,除非你同意去平房區,再有就是今年十月北站附近的鐵路小區樓房竣工,我現在就能做主給你家分一套,你看能行麼?”
省站的住宅區一共分成四塊,別墅,樓房、平房和筒子樓,對應的是領導,幹部、已婚和未婚職工,雖說執行的不是很嚴謹,但大麵的分配就是按照這個規矩來的。
省城北站主要負責鐵路車輛的到發,會讓和越行,是個中間站,比柳楊站還要低半個格,兩站方向相反,中間隔著省站,坐通勤火車要五十分鍾左右,韓母上班倒不是很遠;鐵路小區則是省城一個著名的棚戶區改造工程,由省站出地皮,省政府出資共同合建,僅僅是一期工程就有樓房100棟,雙方的目的一樣,省政府留下的80棟主要用做安置房,省站分到這20棟,是想把車站附近在筒子樓居住的單身宿舍整體搬遷過去。
筒子樓也稱兵營式建築,是中國大陸的一種城市居民樓結構,多建於五、六十年代,一般為三到六層建築,無電梯,正麵看為狹長的條形,兩端走樓梯,中間貫穿一條樓道如筒狀,因此而得名(出自百度)。
省站的筒子樓,麵積都是15平方米左右的一居室結構,沒有獨立的廁所、浴室、和廚房,原是做單身宿舍用的,麵積狹窄,樓道昏暗,而且外觀簡陋,隨著最近幾年職工人數和職工後代漸漸增加,省站的住房變得非常緊張,著急結婚的小青年就把家也安到了這裏,做飯、洗衣、存儲等日常生活,加劇了擁擠的情況,樓道裏堆滿了雜物,電路過於老化,已經發生了好幾次的火災事故,到了不搬不行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