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的例行娛樂——看逆水寒的mv時候,突然想起說說金庸小說拍的電視劇。盡管逆水寒是出自溫瑞安的大作。順道再花癡一下,鍾漢良真的是很迷人,稍微有些陰柔的那種迷人。

我是個土人,是個基本不看電影、專喜歡看肥皂劇尤其是武打劇的土人。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

我就依照這個順序來說,僅就我自己看過的版本。

搬上熒幕的時候,飛狐外傳和雪山飛狐一般是連一塊的。盡管金庸強調兩部書獨立為章,當然我是把這種說法看作他為這兩部書中自相矛盾的地方做出的解釋。

台灣華視拍的那個版本總體來說還不錯。主題曲都很經典哦。比如《雪中情》。我是小學大概五六年級時候看的,對這部印象最深的就是湯鎮宗扮演的田歸農和龔慈恩扮演的程靈素(排序有先後)。小時候的我還是很認為湯鎮宗這樣的是帥哥的,比較符合原書的形象。龔mm的程靈素是被很多人認可的經典,其風頭大大壓過了袁紫衣(我僅僅記得她經常穿紫衣)。王璐瑤演的苗若蘭還沒有她的媽媽南蘭給我的印象深刻。在電視以及書之中,我都是認為南蘭是出於禮教,很無奈地以身相許,跟了苗人鳳。苗人鳳是大俠,但是個沒有情調的大俠,南蘭這樣的千金小姐,需要的是風花雪月,需要的是像田歸農那樣的會說甜言蜜語的風流公子。始之於禮教,然未能全之,是為失也。

TVB拍的雪山飛狐劇情被改編得慘不忍睹。我一開始還對黃日華扮演的胡一刀寄予很大期待。隻是這個編劇實在是太爛了,爛得我無法理解極其想砍了他,劇情匪夷所思,連名字都被改得一塌糊塗。福康安和胡斐成了大情敵,所有的女的都和他倆糾纏,不知道到底是n角關係。心平氣和的說一下,魏俊傑當年還沒有變成豬頭,他演的福康安形象還不錯;佘詩曼演的苗若蘭也還湊合。

□□訣

TVB的那版我是小學時候看的,印象很模糊了。就記得郭晉安演的狄雲很慘很慘。黎美嫻演的他的師妹戚芳,水笙是黃杏秀演的(黃杏秀是我很認可的古典美女)。

大陸拍的那版還可以。舒暢演的水笙比較不錯,何美鈿演的戚芳也還可以。演淩霜華的那個令我失望之極。我個人認為人淡如菊是一個對女子很高的評價,而扮演淩霜華的完全沒有演出這種感覺,甚至我覺得她連五官協調都談不上,嘴的部位很不對勁。

天龍八部

TVB八十年代的那版我大約是在九十年代初的時候看的。盡管時代久遠,但是印象還是很深刻,說明這部還是拍的很不錯的。這部突出段譽,第一個場景是在天龍寺,湯鎮業塑造了一個經典的段譽,也是他個人的巔峰了(在那之後不久,翁美玲自殺,湯鎮業的人生也陷入低穀)。看這部電視在我看書之前,也因此,天龍八部中我最喜歡的就是木婉清。這一部中,楊盼盼掀開麵紗的時候我都覺得很驚豔(可有人說她很醜……)。說到木婉清,她其實是個很普通的女孩子,性格還有些偏激。就像那段說假設情郎變心,阿紫會想法設法弄死那個女的,王語嫣會傷心至死,木婉清會一箭射去殺了情郎,鍾靈則淡淡的,依舊會對他好。這一版的人物大多都很經典,同時劇情有不少改編。陳玉蓮演的王語嫣是很多人稱道的,但無論如何還是不能減輕小時候的我對王語嫣的討厭。黃杏秀一人分飾阿朱和鍾靈,也就延伸出喬峰在阿朱死後遇到鍾靈,來照顧鍾靈。這版的編劇有一處甚得我心,加大了木婉清的戲份,並且讓她最後死了,段譽帶著王語嫣去憑吊她,墓碑上是“大理國皇後”,而不是像書中那樣不清不楚地暗示同歸。

TVB九十年代的那版同樣很經典,放映的時候我在上高中。這部強烈突出喬峰,第一場就是喬峰使出降龍十八章(金庸他老人家現在把十八掌改稱二十八掌了,鬱悶得我)大戰西夏一品堂。黃日華的喬峰是相當稱讚的,我後桌的女生超迷他,在水杯上、課桌上都寫上喬峰或者蕭峰……珠玉在前,陳浩民的段譽絲毫不讓湯鎮業,演出了一個少女殺手——可愛型段譽。何美鈿的鍾靈,劉玉翠的阿紫(劉玉翠總是演這種喜歡姐夫的刁蠻小姨子),還有天山童姥的演員都選得都很恰當。就是劉錦玲演的阿朱不夠pp。順道說一下,這一版的夫人們都很pp,尤其阮星竹,一笑就是咪咪眼。失敗的是慕容複太難看了,又老又醜,還翩翩公子呢,就那德行,王語嫣會喜歡他?注意裏麵的配角,很多都是TVB的超級大綠葉。比如演遊坦之的麥包最近又在新片法政先鋒裏演了一個超級大賤人(說這個詞的時候,要想象一下粵語的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