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缺)曰:“本國國主親弟盡恭候,好在海中閑耍,不料,柯分守、盧都司二人以為賊盜,妄虜將去冒功請賞。近日福省有人至國,以告我主,謂上國天子將皇叔斬首號令已訖。我主撫膺痛哭曰:‘我兄弟止二人,如何將我親弟殺了?’仆倒於地,左右急扶救之,良久始蘇,水漿不入口者三日。茲特遣下官敬來稟過:二大王千萬勿截我兵路。我主告於九廟,及刑白馬烏牛,以祭天地,欲興兵報仇,擄掠贓官汙吏寸斬,以舒此大戚。幸垂洪恩,生死不忘。”因以倭鐵刀二把及諸海寶為獻(天下□□之,鐵惟倭鐵為可貴,中國之鐵槍柄為倭鐵刀所折者,知截竹耳)。五峰、碧溪曰:“吾二人前蒙深恩,未能酬報,適有其會,可速發兵前來,我二人當效力焉。”使臣曰:“全賴麾下指引。”遂辭歸,以前言告於倭國主。

主曰:“若然,是天讚我也!”即命渠帥隻罕者將諸軍與五峰合兵。時嘉靖三十二年八月初二日,五峰□舉兵,由鬆江府入,知府等官皆逃入杭州省城以避。次日,隻罕將中軍作為前哨,五峰為左後哨,碧溪為右後哨,徑圍杭州城。城中諸官望見賊兵如水大至,皆驚汗沾背。參政陳應魁率都司戴翔海並僧皎如等開東門出戰,賊兵散而複合,俄而知府聞入德開西門,帥民兵三千繞出賊後,自巳及未,勝負不分。會天風驟起,吹沙揚石,兩軍眯,各自鳴金收軍。賊退屯錢塘江。錢禦史曰:“城中危急而援兵不至,如之奈何?”戴都司曰:“某願領一軍以退賊。”錢禦史許之。陳參政亦領軍三千,與戴都司出其不意,直犯賊營,不虞官軍卒至,驚墜入水者莫知其數。賊將蔣文紳率眾持戈上岸,以逐官軍。戴都司迎戰,忽手起刀將蔣文紳斬於馬下。賊悉兵追趕,陳參政極力捍敵。戴都司見勢不利,急命諸軍火速入城,親自殿後。賊跡退回營寨。

汪、徐二人見蔣文紳殺死,如失手足,不知所措。次日,汪說徐曰:“吾看官軍懦弱無用,善戰者惟少陵寺僧耳,餘不足懼也。我昨夜思之,已有破兵之策矣。”乃喚呂正中、李鐵槍,分付曰:“如此如此。”二人領計而去。又喚隻罕曰:“如此如此。”隻罕亦領計而去。第三日微明,汪、徐直至城下搦戰。陳參政、戴都司及指揮賴進賢統兵出戰,不數合,汪、徐詐敗而走。陳參政率諸軍並寺僧盡力追趕,至武林山傍,忽有寺僧約三百餘,踵官軍後,官軍不知,以為少陵寺僧。汪五峰、徐碧溪回兵拒戰,良久,但見後軍呐喊,寺僧互相殺戮,官軍大亂。賴指揮突陣而死。陳參政、戴都司知中賊計,各自潰圍而走,逃入嘉興府。徐碧溪帥諸賊兵乘勢追逼,少陵寺僧盡行殺死,無一生還者。錢禦史及三司等官聞兵敗,遂間道亦馳入嘉興府去。

先是官軍統領少陵寺僧,屢致克捷。賊患之,乃令呂正中等,尋夜將三百七十名勇士盡剃頭發,伏於武林山傍。接戰未久,詐敗,引過武林山坡,令賊兵剃頭者雜官軍,及五峰回兵交戰,寺僧不能識別,遂致大敗,乘勢打入杭州。有詩歎寺僧雲。詩曰:

圓頭方袍出寺廊,轅門執戟臥秋霜。

剃頭未遂慈悲願,斬首先遭慘刻亡。

見性明心知佛道,捐軀出力為君王。

雖然不作生菩薩,也有陰功奏上皇。

又詩一絕,譏當時文臣不能用奇策以退賊。

詩曰:

博帶峨冠號曰儒,千鍾俸祿日呼盧。

賦詩難退城門賊,空作昂藏一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