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三章 擲一把骰子試試看(1 / 3)

在上一章霍英東先生兩次決策的例子裏,我們能夠看出,霍先生沒有那樣的英明,在95年的時候就預計到7年代中國與英國關係會得到改善,更不會預見到997年香港會回歸中國,所以提前那麼些年靠向了共產黨的中國政府。在8年代,他也不會預測到香港的第一任特區首腦就是董浩雲的兒子董建華,所以先向東方海外實業有限公司做了前期投資。他當然也有預測,但為主的想法是為了能賺到更多的錢,或者是一種誤打誤撞的味道。

那個在淮陰縣河邊洗絲綿的老太太後人不知她的姓名,故而稱漂母,更不會知道那個貧困潦倒的韓信,將來會有出息,成為一代名將,所以分給他飯吃,也作為前期投資。當餓了幾頓的韓信得到一頓飯食時十分髙興,向她說:我一定會重重報答您老人家。這位老太太還十分生氣,言道:男子漢大丈夫不能自己養活自己!我不過可憐你這位公子才給你飯吃,難道是希圖有什麼報答嗎?而事實呢,韓信是個一諾千金的人,他發跡以後,又去找到那位老婦人,賜給她一千金,以酬謝那一飯之恩。

要是我們假設,那漂母所給的一頓飯就是一種投資,她是希圖韓信報答的,那麼,用一個商人的眼光來看這種投資,是否值得呢?

或許,任何一個商人都看不出來韓信這樣一個貧兒會有什麼出息,這頓飯,即使投資出去,恐怕回收無望,厚報更難,箅是白扔進水裏去了,誰也想不到在不到5年的時間裏,會得到千金的酬報。要是真的會有這種先見之明,那麼,那個屠戶青年就不叫韓信鑽褲襠,而主動提出做韓信的跟班了而事實上,韓信並沒有記著前仇,見到那青年後,還封了他一個楚國的中尉,並對將相們說:這是位壯士啊。當他侮辱我時,我難道就不能殺了他嗎?隻是殺他沒有名義,所以忍了下來,才達到今天的成就。、

世間事都是這樣,常常是測不準的,尤其是看一個人有沒有出息,更是沒有什麼準頭。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才須待七年期,就是我們認為最靈驗的箅命先生,也是被無知的相信他的人神化了的結果。

所以會測不準,有著許多複雜的原因:,當我們看到麵前是一隻黑箱時,我們都有心想把它弄清楚,變成一隻白箱,至少是一隻灰箱。但往往不能如願,最多我們能夠把黑箱變灰箱,卻不可能變成白箱。這正像這樣一個兩難問題:向那個落魄弟子韓信身上投資,到底值不值得?也許在個人裏,有9個說不值得,還有人則會這樣處理,投一把試試看吧,反正錢也花得不多,收不回來就當它投到水裏!

因此,別說看4步棋5步棋,就是看3步棋2步棋也都不是一件易事。

2當一個兩難問題裏夾雜著感情的因素時,恐伯就不太好稱量了。一個青年深愛著一個鄰家姑娘,而做母親的不讓自己的兒子與這個姑娘結成連理,那麼這個男孩子會怎麼辦呢?就是這樣一個簡單的問題,處理起來也會是尋死覓活、千苦萬難的。而一旦惑情失落或麻木,雖然眼麵前的兩難問題看似解決了,可內心的創傷卻永難平複。

3兩難問題不是一個靜止的問題,它會隨著形勢的不同而變遷,而與此同時,主持決策的人的情況也在變。例如,我們想從國外引進一套設備,是向汽國引進還是向8國引進,正當在決策之時,另一家國內的公司也想要引進,搶先去和外國客商接觸,形勢就驟然起了變化:兩家同時生產一種產品,國內市場是否飽和?另一家公司是否誌在必得,與這家公司爭生意,是否因此讓外商窺破堂奧,抬高價格?如果價格高拾,是否還要引進?即使沒有另一家公司競爭,萬一此時美元與人民幣的比價發生了變化,要增加投資,銀行是否能增加貸款?這一係列的變化引動著決策人,必須重新做可行性分析。

類似這祥一些兩難問題,隨著時間的推移,或是性質嚴重了,或是性質減輕了,不成其為兩難問題了,等等。有時等待就是解決兩難問題的一種方法,有時等待則是喪失了最佳時機。

4意外因素的突然參與是最不好估計的。一個未知的意外因素突然投入到勢均力敵的兩個陣線的任何一方,都會改變對抗平衡,造成了或是向有利於我或是向有利於敵的方向發展的結局。這種突然變化改變了原先兩難的格局,造成了新的兩難問題。

並且,還有這種可能性,一個不知什麼因素的加入,令我們的主決策人獲得了某種靈性,從而很有效地解決了兩難問題。

例如,有史料記載,94年8月,德國法西斯幾十萬侵略軍將列寧格勒團團圍住,在蘇軍的頑強抵抗下,德軍進攻受挫,他們決定以強大的標,進而用坦克集群實施地麵進攻。蘇軍獲悉德軍的這一企圖,決定對重要軍事目標進行偽裝,可是苦幹找不到偽裝方將軍視察陣地時,偶然發現幾隻蝴蝶在花叢中飛來飛去,時隱時現,令人眼花繚轟炸機群轟炸軍事目案。一天清晨,有位亂。這位將軍突然靈光一閃,立即去找他熟悉的一位研究蝴蝶的專家施萬維奇,要他主持設計一套蝴蝶式防空迷彩偽裝。就這樣,他們為列寧格勒數百個軍事目標披上了神奇的隱身衣。當幾百架德軍轟炸機飛上天空時,原定的轟炸目標一個也找不到了。他們隻得胡亂投了一氣炸彈倉促返航,列寧格勒得以安然無恙。這就是現在世界各國通行的迷彩服與迷彩偽裝的。

鑒於此,我們縱然能夠把兩難問題從理論上說得頭頭是道,一旦麵臨著要你自己去抉擇,仍會不知道如何去辦。這就像一位股票專家,他把股市分析得十分透徹,但要他真的自己動手去做,很可能失敗得比一般人都要慘。

這絕不是否定理論研究的重要性,有了理論的深度再加上經驗的力量,就可能戰無不勝。這就是筆者認為必須研究兩難問題的目的。不過,世界上隻有常勝將軍而沒有不失敗的永勝將軍。這是因為世間事都呈現著極其複雜的狀態,都呈現著混沌。在混沌麵前,我們隻可能有七分八分的把握,絕不會有十分的勝算。反過來說,我們還要麵對著三分兩分的不確定性(甚至四分五分的不確定性。別看隻有三分四分的不確定,這些不確定因素在變化之時,也會掀起捉弄人的風暴,把我們麵前的七分八分勝算一古腦兒推翻,最後使我們成為什麼稻草都撈不到的失敗者。於是,不管是哪一種兩難問題的決策,不管是什麼樣的預測,不管是什麼樣的投資,都有著最後的結局不可知的一麵。

我們設想有十對青年男女,他們都是屬於自由戀愛,並且感情都培養到了水到渠成、瓜熟蒂落的程度,然後又都幸福地結了婚。這時,我們交給讀者一個智力測驗題:請問,這十對青年夫妻中,有幾對能夠白頭到老?有幾對會中途離異?有幾對中的男人或女人有花心,注定要有外遇?有幾對會中年喪妻喪夫或老年喪妻喪夫?

恐怕誰也回答不出來,即使釓猜對了,也隻是亂猜而已。

從這個例子中我們可以看出,人類的許許多多的事情,許許多多的兩難問題,在發展與結局上都具有相當程度的不確定性,都具有賭盤與股市的性質。

這種本質上的不確定性,使人類麵臨著永遠的難堪,使我們麵對著一切的兩難問題時,始終會猶豫與彷徨,始終像站立在賭盤之前,像猜擲骰子一樣在猜著可能的結局。也許,所有的猜測都是一樣的,在大數量的下注之中,一半是對,一半是錯,一半明晰,一半混沌。

從世界角度說,頂尖一級的科學家,恐怕是非牛頓與愛因斯坦莫屬了。

但是就是像愛因斯坦這樣的大科學家,也常常失誤,有時是靠了他們的運氣才補足他們的理論。

卯8年6月的一天,一批科學珍本在紐約克裏斯蒂拍賣行以驚人的髙價成交。

在這批珍本之中,有一本9多年前出版的物理學年鑒德文雜誌。這雜誌上有一篇論文,署名就是阿爾伯特愛因斯坦。

95年,愛因斯坦在物理學年鑒上發表了一係列對現代物理學產生革命性意義的論文。這些論文闡述了原子和量子的理論以及相對論。正如人們可以想到的,這些論文的確展現了才華橫溢的科學頭腦。但是,它們也掲示出愛因斯坦的另一個側麵。

這些論文說明,愛因斯坦在計箅時容易粗心。他在計箅分子大小時運用的代數一塌糊塗,數字經常出錯。此外,他還使用了錯誤的實驗數據,並且漏掉了修正係數。一位著名的實驗家曾經指出,愛因斯坦的計算結果與他的相對論直接衝突。

愛因斯坦並沒有承認失誤,而是把矛頭指向了試驗。他認為,試驗得到的結果不應妨礙理論的正確性。他堅信自己的理論。事實證明,他是對的。但是,愛因斯坦沒有因曲率的計算錯誤而蒙羞卻全靠他的運氣。

人們曾試圖在92年和94年的兩次日全蝕中驗證他的預言。但第一次因下雨而泡湯,第二次則因世界大戰而告吹,等到99年真正進行測量時,愛因斯坦已經發現了自己計算的錯誤並且改正過來。這一切都表明,就箅是天才,有時也靠一些猜測和運氣。

愛因斯坦的例子和霍英東的例子具有同樣說明問題的妙用。如果按照愛因斯坦的計算數據,說明的不是他的理論,而正好是反駁他的理論。

但是他先入為主地創設了自己的理論,然後不顧計算數據是否有出入,堅持說自己的假設是對的,而試驗是錯的。他的假設其實就是一種猜測和估計,這種估計最後被證明是對了,要是他沒有運氣也沒有猜測,隻用運算來推導,也許永遠創造不出他的相對論來。

運氣,不是我們每個人自己能找到的,想要什麼時候來運氣就來,它是天時、地利、人和加上自己各方麵條件一齊和諧的一種綜合。

這裏,對這個問題我們就不討論了,而隻是要告訴讀者,一且你的運氣來臨,千萬不要輕易地放掉它。

另一點是人的猜測、估計,這種猜測與估計又是怎麼來的呢?也就是說,在分析前提與條件不充分的情況下,在信息匱乏、兩難問題還都是黑箱或是灰箱,這時你又不能不決策,於是你賭了一把,你下定決心向這條路走去而不向那條路走去,你是憑著什麼做出了這個抉擇的呢?

在這裏,我們向讀者指出,人類的頭腦裏不知不覺中使用著這樣兩個法則一一自然現象法則與大道至簡法則。

稍有生活閱曆的人都有這樣的體驗,你到電影院去看電影,如果不按座位號入座,那麼,先到的觀眾總是挑自己認為最好的座位坐,後來的就坐次一些的位子,最後來的就隻能坐最差的位子了。不過,絕不會後來的人坐到先來的人的大腿上,他們總是找空位子坐。我們常常聽見一對青年戀人來得晚了,其中一個人就說:都坐滿了,咱們還是在邊上找個座位吧!這不僅是電影院,公共汽車上選擇座位也是如此。有人把這種現象升華成一種理論,這就是占空位理論。

這種理論運用到科學技術上或者生產經商上,就變成了這樣一些現象:有了物理學和化學以後,中間就插±了空檔,出現了物理化學;有了散文和詩以後,中間也擠進去了散文詩。

這條街上有了幾家服裝店以後,接著就會產生鞋帽店,在脹裝類店配備齊全以後,就會出現飲食店。吃與穿解決以後,跟著就是玩,什麼娛樂廳、卡拉民廳也相繼出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