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開赴戰場(1 / 3)

1937年8月13日,淞滬會戰爆發。****將士在上海周邊與日軍展開鏖戰,傷亡慘重。

胡彪,****第18軍67師201旅402團二營二連一排一班一等兵戰士。此時他所屬的部隊已奉命從常州附近急行軍開往戰區。

“班長,聽說咱們這是要和東洋鬼子幹仗了,鬼子長啥樣啊?”班裏年紀最小的新兵候德勝眨巴著眼問道。

部隊在幾天前就奉命集結準備開赴戰場。誓師大會上,上麵的長官說上海地區的兄弟和鬼子打的慘烈,作為軍人當誓與陣地共存亡,前進者生,後退者死!

別的零零總總一大堆,沒上過幾天私塾的胡彪不懂。唯獨這一句,胡彪咂摸出個味道來,這一去多半是場惡戰,九死一生。雖然當兵才兩年多點,沒上過戰場,但是這一路過來被醫療隊後送的傷員可沒少見。一個個滿身血汙缺胳膊少腿的戰士就那樣安靜的躺在擔架裏,雙眼中盡是慘然的神色。

沒等班長搭話,班裏的機槍手老突突開腔了:“我說小猴子,班長咋知道鬼子長啥樣,他也是個新兵蛋子咧!不過俺聽說那東洋小鬼子啊,一個個凶神惡煞的,見人就殺。身形倒是和你個小猴子差不多,矮~~!”

這老突突可是個老兵油子,參加過北伐,還和紅軍幹過仗。一手機槍玩的可溜,按他的說法,他這一輩子機槍都打壞七八挺了,槍法都是子彈喂出來的。嘴上缺德,但是心眼不壞。雖說打紅軍,可據他自己說沒一個紅崽子在他手裏丟過命。當兵吃餉,迫於無奈,畢竟都是中國人,他幹不出那不認祖宗的事兒。往往開戰的時候槍口往下壓那麼一點點,子彈都打到腳麵跟前,把人嚇趴下就行。實在是長官看著沒法子的時候也就是往胳膊屁股大腿上肉多的地方招呼兩下,還不敢打狠了。但是天下沒不透風的牆,早晚還是讓人給告了一狀,差點丟了命。之後一路輾轉,也沒個吃飯的手藝,不得已又當上了兵。

“你那才矮呢,你這都多大了也沒見比我高多少!我這是年紀小,還沒長開呢!”候德勝不忿的回嘴道。

候德勝15歲,是個孤兒,老家在哪早就忘幹淨了,打記事起就在街麵上討飯。還是營長外出時看他可憐,給虛報個17歲的年紀,拉回來當了個兵。人雖小,可機靈著呢,營長本想留在身邊做個勤務兵,可這小猴子非要下去學點本事,營長愣是沒留住他。

“你們倆行了,這會了還嬉皮笑臉的,小日本子我是沒見過。也不見得有老突突說的那麼邪乎。都是爹媽養的,我就不信他還能刀槍不入了。咱手裏的也不是燒火棍,一摟火照樣給他來個窟窿眼兒。”

“班長,你說咱這些個人治得住鬼子不?你看那些下來的傷員,87師88師還有教導總隊的,他們都讓鬼子揍成這樣了,咱們能行麼?”趁著這個當口,胡彪把心裏的疑問也一股腦的倒了出來。

“咱們扛槍當兵,自然就是奉命行事,軍令如山,就算是去送死,也不能說個不字。前線弟兄們打得慘烈,咱還沒到戰場了,不能滅了自己的威風,讓他們看笑話。打仗哪有不死人的,槍炮無眼,哪個的壽限到了就去了。彪子,你人機靈,還有老突突,你打過仗,真要算起來我這個班長確實是個虛的。到時候要是我不在了,這班裏幾個弟兄你們多照看點,盡量讓他們多活點。”

班長姓張,讀書人出身,是營裏少有的文化人。本來混個書記官什麼的不成問題,可他非要下班帶兵。

“烏鴉嘴!你都說了槍炮無眼,說不定我老吳就先你一步蹚路去了。”老突突姓吳,大名吳金貴。

“是啊班長,要是咱倒黴遇上個三長兩短的,您記得將來不打仗了去老家給爹媽磕個頭,說聲孩兒不孝!”胡彪望著這個文質彬彬的班長,誠懇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