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某種解脫 (1)(1 / 3)

跟蕭雅簽合同那天,我收到了駱霞的短信:我不願意待在那個傷心的地方,我走了。

我打過去,卻是在關機,我趕緊打電話給馬冰,他吃驚地問:“難道你不知道她已經調到中紀委去了嗎?”

我問:“這事她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辦的?”

馬冰說:“上次她去北京協助調查一個案子,中紀委的一個負責案件調查的同誌看中了她的能力,希望她能去北京工作,不過她沒答應,這次不知道為什麼,她突然答應了。”

我接著問:“老馬,我跟你雖然不熟,但是不管怎麼樣也算是朋友,我想問你一下,是不是調查的那個案子涉及了我?”

馬冰道:“天佑,你不要問我,這個案子我也不大清楚,因為當時是中紀委直接來調查的,具體情況我們不大清楚。”

我道:“謝謝。”

我明白了,他說的應該是王兆瑜的案子。

那個案子不是停止了嗎?

看看駱霞的短信,想來她應該是在機場給我發的。

我沉默了半天,腦子裏很亂,一直不停地問自己:你這就放棄了這段感情嗎?

手機響了,是丁辰,他興高采烈地講:“天佑,我當書記的事有譜了。”

我問:“是那個徐筠給辦的?”

他回答:“是啊,剛才她告訴我,市裏討論了我的事。希望非常大。”

“哦,你沒問問王市長,核實一下這件事。”我問。

他顯得很亢奮:“王市長的電話關機,估計是在開常委會。”

“常委會沒開完,你就知道內容了?”我問。

“你不知道,我已經獲得了初始提名,這才是關鍵。”他回答。

他這話涉及了一個組織程序的問題,雖然全委會票決製、常委會票決製避免了少數人說了算,有利於決策發揚民主,是個進步,但問題的關鍵,不在於怎麼決,而是幹部的初始提名權在誰手裏。

我笑了一下:“大哥,我真得祝賀你,經過了上次的挫折以後,你一定要吸取教訓。上任後,你不要再去想有多大政績,兄弟我隻是希望你不要出問題,希望你千萬不要出問題。”

他笑了:“兄弟,我明白了。對了,有個事得麻煩你一下,你知道,一旦是這次討論通過,我承諾給徐筠的一些事情就要兌現。”

我道:“我明白了,有事你說吧,我照辦就好了。”

放下電話,我心裏一直在奇怪,這個事情怎麼這麼詭異?那個徐筠真的有這麼大的能量?

張小瑩走過來:“天總,蕭總叫你過去,說有事商量。”

我走過去,發現史書亮也在,見我進來,他道:“天總,等一下我們天都市的淩風書記要請你吃飯,同時也準備請一下王總,這個蝦青素項目是絕對的高科技,我們天都能引進來那是我們的榮幸。”

我笑了:“史市長,我明人不做暗事,這次這十五萬平方米的工業用地也是我出的錢。”

史書亮看了一下蕭雅,笑道:“我明白,不過說到工業用地轉換功能的事,中央是三令五申,不好辦啊。”

我笑了:“假如項目的運作出現了資金問題,政府是不是應該扶持一下企業,讓企業在自己的土地上搞一些多種經營呢?比如,在生活區建點服務型設施。”

史書亮立刻明白了我說話的意思:“等下你跟淩書記說說這事?”

我看了看他:“史市長,我怎麼會在這種場合說這事呢?我今天主要談怎麼把汽車站項目建設成天都市的交通樞紐,天都土特產的集散地,把錦峰西城項目建設成天都最高檔,環境最優美的小區;王總隻談怎麼把蝦青素項目做大做強,怎麼會說那種大煞風景的話呢?就是說,也要等項目投產以後,或者是史市長已經變成史書記以後啊?”

“哈哈,天總,我喜歡你這種懂政治的商人。”史書亮攬著我的肩,就像親兄弟。

商人和官員有很大的區別:幹部今天能做的事情絕對不要推到明天,而商人今天能做的事情如果放到明天去做,就會發現很有趣的結果,尤其是買賣股票的時候,幹部自己能做的事情絕對不要麻煩別人。商人在這點更不同,別人能做的事情,絕對不自己動手去做。因為商人相信,隻有別人做不了的事情才值得自己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