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探視與賜婚(2 / 2)

幾日過後,塞婭和巴勒奔進宮,向乾隆辭行,同時婉轉的表示,要將“駙馬”帶回西藏再行婚禮。

乾隆聞言,微微斂了笑容,兀自蹙眉不語。倒不是意外或不滿這二人要將“駙馬”帶回西藏的決定,他隻是要讓這二人明白,是否能將大清男兒帶回西藏,選擇權在大清。

讓他們帶回“駙馬”,是他,大清乾隆皇帝給的恩典。

至於回藏後再完婚,乾隆眯了眯眼,心底冷笑不已。

將近半刻鍾過去了,巴勒奔和塞婭雖仍恭恭敬敬地等著皇帝的回話,心思卻越來越忐忑。

覺得火候差不多了,乾隆才狀似遺憾地笑道:“塞婭公主天真活潑,甚得朕心,朕本還想著看著她在京城風光大婚呢。可朕也深知,巴勒奔你身為土司,塞婭身為你最得意的女兒,俱有各自的責任,萬沒有離藏太久的道理。若要他們二人在京城完婚,怕是於時間上有礙,若趕了,又恐會委屈了公主。如此看來,倒隻有讓他們回西藏完婚一途了。”

時間上來不及?托詞而已。照理說,“駙馬”這大小算是為國獻身,是入藏非是入贅,哪怕時間上再趕,迎娶儀式還是要進行的。不過是乾隆不想給福家這個體麵罷了。

對於這一點,雙方都心照不宣。

作為一方土司,巴勒奔確實是個精明人,也是個野心勃勃的人。率部歸附大清,對大清皇帝俯首叩拜,對他來說,都不過是藏區各部落複雜形勢之下所取的權宜之計罷了——當慣了土皇帝的人,怎麼可能甘願俯首稱臣。

根據探子原來陸續傳回來的消息,他自認對大清皇帝有個比較清晰的了解:文治武功都不錯,也稱得上勤政,卻算不得有道明君。原因麼,光是好大喜功、極度愛麵子這兩條便足矣。

但是對乾隆的愛麵子,他是萬分滿意。愛麵子好啊,照顧好皇帝老爺的麵子,大金部的實惠便接踵而來,當然好啊。

麵見乾隆後,他發現自己的探子好像並不那麼專業。乾隆沒他想象中的那麼好左右,好麵子也許不假,卻沒有好到昏頭的地步,這從比武大會的安排上便可以看得出來。

隱隱的,巴勒奔覺得自己的滿腹算計怕是要竹籃打水了。不過也正是如此,他覺得自己這次沒有白來,成功聯姻是一個方麵,最重要的是對大清及大清皇帝的情況有了更客觀的認識。

正因為如此,雖然一早就決定了要把選定的駙馬帶回西藏,卻並沒有一定要把婚禮也搬回西藏的意思——畢竟,這多少有些打駙馬的臉。對福爾康所為的厭惡和乾隆對福家的態度,使他惡向膽邊生,試探地向乾隆提出了上述要求。

對巴勒奔的小心思,乾隆看在眼裏,卻並不點破。對巴勒奔的野心,他也一一記在心裏。

現在還不到跟大小金扯破臉皮的時候。

如果他沒記錯,巴勒奔那個叫朗卡的侄兒可也不是什麼省油的燈,也許,讓他們彼此消耗消耗也不錯。

就這樣,盡管雙方依舊各懷心思彼此警惕,但“西藏駙馬”一事終究是定下來了。

巴勒奔父女謝恩出宮不久,傳旨太監便帶著明黃的聖旨來到福家。

接到消息,福倫和夫人不由對視一眼,俱是大大的鬆了一口氣,連忙帶領府中大小主子奴才焚香接旨。

“福爾康接旨。”見人都到齊了,傳旨太監放下了手中的青花茶杯,從身後的小太監手中取過聖旨,拉長了聲音高聲道。

福倫夫妻和福爾康頓時被兜頭澆了一瓢涼水。

難道,難道不是給爾泰的賜婚嗎?

福爾泰皺了皺眉,兀自恭敬地低頭跪在父母身後。

他終於明白塞婭最後那句話的意思了,那是她在向他告別。

眼前仿佛又出現了那個肆意張揚的紅衣姑娘的身影和那天她臉上那抹有別於以往的淡淡微笑,福爾泰忽然覺得心口悶悶的。

他不得不承認,哪怕忘不了小燕子,哪怕最初是多麼不願意去接近塞婭,但此刻,想到塞婭會被指婚給大哥,他仍會有心疼的感覺。

原來,不知不覺,塞婭已經在他的心裏占了一席之地。

也許,在塞婭心裏,對他也不是沒有半分好感。

可是,這又如何呢。

是啊,這又如何呢。

從福爾康在擂台上卷下了塞婭的耳環時,他們就注定了會越行越遠。何況,以塞婭的身份和當前的局勢、福家的處境,她的婚事,又哪是憑著這若有若無的半分好感來左右的。

隻是,為什麼要這麼殘忍,他寧願他們從此以後形同陌路,也好過如今這般成為——叔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