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絨布料的沙發可用毛刷蘸少許稀釋的酒精掃刷一遍,再用電吹風吹幹,如遇上果汁汙漬,用1茶匙蘇打粉與清水調勻,再用布沾上擦抹,汙漬便會減退。
6.蘋果核去油汙
廚房裏的水池常常有一層油汙,碰巧剛吃完蘋果就可用果核將油垢擦洗掉,這是因為果核中含有果膠,而果膠則具有去除油垢的作用。
7.用鹽去地毯上的湯汁
有小孩的家庭,地毯上常常滴有湯汁,千萬不能用濕布去擦。應先後用潔淨的幹布或手巾吸幹水分,然後在汙漬處撒些食鹽,待鹽麵滲入吸收後,用吸塵器將鹽吸走,再用刷子整平地毯即可。
8.冰塊去除口香糖
有些孩子喜歡吃口香糖,不小心會弄到地毯上。粘在地毯上的口香糖很不容易取下來,可把冰決裝在塑料袋中,覆蓋在口香糖上,約30分鍾後,手壓上去感覺硬了,拿走冰決,用刷子一刷就可刷下。
9.巧用保鮮膜
這是一則懶人小妙方。在廚房臨近灶上的牆麵上張貼保鮮膜。由於保鮮膜容易附著的特點,加上呈透明狀,肉眼不易察覺,數星期後待保鮮膜上沾滿油汙,隻需輕輕將保鮮膜撕下,重新再鋪上一層即可,絲毫不費力。對於平日忙碌的主婦們,倒不失為一個方便偷懶的好方法。
10.原木家具光潔法
原木家具可用水質蠟水直接噴在家具表麵,再用柔軟幹布抹幹,家具便會光潔明亮。如果發現表麵有刮痕,可先塗上魚肝油,待一天後用濕布擦拭。此外,用濃的鹽水擦拭,可防止木質朽壞,延長家具的壽命。
清除家中的衛生死角
1.洗衣機槽
洗衣機用了一段時間以後,會經常出現剛洗完的襪子發出異味、淺色衣服出現黑色小黴斑。源頭在哪?原來洗衣機槽是汙染的罪魁禍首。因此,洗衣機槽要經常清洗。此外,對於洗衣機槽清潔產品,應盡量選擇大品牌、權威機構生產的,才能保證既對人體和機器無害,又達到清除汙染源、除菌的效果。養成良好的洗衣習慣,如外衣、床單最好分開洗,內衣、襪子手洗,洗完衣物不急於關洗衣機蓋子,常開蓋通風,讓內部保持幹燥。
2.家庭排水管道
家庭排水管道中常有大腸菌群、金黃色葡萄球菌、芽孢杆菌等條件致病菌,可能引發腹瀉、食物中毒等多種疾病,危害人體健康。每周定期清潔一次管道,清潔管道時,應選擇除菌率高、除異味、防堵塞、經專業權威機構檢測過的產品。保持下水道通暢,徹底擯棄“堵了再疏通”的錯誤觀念,避免管道成為病菌繁殖的溫床。
3.消毒馬桶和水漏
可用專業消毒劑做一次徹底的清洗,尤其要注意拐彎處和四壁深處這些平時不易做到,而且也是最易滋生細菌的地方。專門的廁所清潔劑可以輕鬆解決衛生間的清潔難題。質量較好的潔廁劑含高效除菌成分,能在清潔去汙的同時,快速清除各種細菌,使異味不再,家居健康更有保障。
4.淋浴噴頭
一般,在噴頭和浴簾上經常可以看到一些黏乎乎的東西,不僅看起來令人惡心,還常常能夠引起眼睛癢、喉嚨痛和鼻腔充血等不適症狀。這是由於黴菌作用的結果,黴菌最喜愛浴室潮濕的空氣和黑暗的環境,並向空氣中散發孢子,引起類似流感的症狀。可用漂白劑來殺死黴菌,並且每次淋浴時都要打開抽風機,以減少浴室內的濕度。
5.拖鞋
拖鞋是最容易成為細菌滋生繁殖的“溫床”,如果長時間不清潔,可能導致腳臭和腳氣等問題。可經常用鞋刷或牙刷蘸洗衣粉或消毒液把拖鞋洗刷幹淨,然後暴露在陽光中經紫外線照射殺菌。
6.切菜案板
案板是一個非常容易滋生細菌的地方,尤其是生熟食物不分的案板更易滋生細菌,這樣更容易使病從口入,威脅健康。因此建議每天都要用洗滌劑清洗一次案板,每周至少用熱堿水徹底洗刷一次,以保證案板的清潔。
7.門把手、電源開關
人們每天一回家第一件事就是開門,這時還沒來得及洗手,就很容易把從外麵帶進來的細菌沾到了門把手和門廳電燈開關上,這些小部位又是很容易被人忽略的死角。因此,在日常生活當中建議用抹布蘸消毒液擦拭,或用酒精棉球擦拭,每周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