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大勢的分析方法很多,但我們認為,首要的還是從宏觀形勢的角度來分析大勢。宏觀形勢的分析,屬於基本麵分析的範疇,其內容十分廣泛,既包括經濟和經濟政策走勢,也包括政治環境和演變趨勢,既包括國內分析,也包括國際經濟、政治關係分析。總體來說,宏觀形勢的分析就是分析國內外經濟、政治現狀及未來趨勢對股市大勢的影響。
有的投資者對宏觀形勢的分析不以為然,總認為股市的漲跌,最關鍵的是資金供求關係,是莊家操縱行為,是題材炒作,是政策導向。無疑,這些也是影響股市大勢的重要因素,但從中長期走勢來看,宏觀形勢則是決定大勢走向的最基本因素。從表麵上看,影響股市漲跌的是莊家操縱,是題材炒作,是政策消息,但其實質,卻無一不是與宏觀形勢息息相關的。主力莊家無論神通多麼廣大,手法多麼高明,但其操縱市場同樣要看宏觀形勢,如果宏觀形勢不支持股市走強,他們同樣無能為力。2001年億安科技、中科創業、銀廣夏等一係列莊股的大幅度跳水便是明證。況且隨著市場的完善和監管的加強,莊家操縱市場行為將受到極大的遏製,逆勢炒作無異於以卵擊石。而股市政策的推出,更是受宏觀形勢決定的。如通貨膨脹嚴重,股市泡沫過多,政府則大多會采取抑製的政策,而當股市走勢低迷,影響融資功能,政府則大多會采取刺激的政策。因此,我們說,股市猶如樹苗,宏觀形勢猶如其生存的環境,如果生存環境惡劣,或者是板結的土壤,或者是經常風狂雨急,則這株樹苗的種子再好,培育再精心,也難以長成大樹。
事實上,我們回過頭看,股市走勢無一不打著宏觀形勢的烙印。如1999年5月19日,滬深股市展開了一波震撼人心的井噴行情,並且一直持續到2001年。許多人不理解,其實,這次行情的上漲有著實實在在的宏觀形勢背景。1999年中國經濟運行在綠燈區,其運行態勢良好,並且以遠遠高於世界平均增長的速度在前行。1998年世界經濟增速僅為2%,而中國以7.8%的經濟增長速度位列世界榜首。1999年上半年,中國經濟更優於1998年,GDP增幅高達8.2%。但與強勁的中國經濟相對應的,中國股市卻相當孱弱。1998年深滬股市已經大幅回調,1999年又繼續深幅下跌。到1999年5月,股市的下跌不僅使80%以上的股東被套,而且使券商也虧損累累,已經威脅到券商的生存。新股的發行已無法進行,老股的配股也無法正常進行,股市已逐漸喪失其融資功能與投資功能。如果在股市裏摸爬滾打過幾年的股民都應該知道,當低迷的股市影響到新股發行與配股實施的時候,管理層是不可能坐視不管的。實際上,1999年春節以後,管理層先後推出了一係列的利好政策,如長期不能解決的券商融資渠道有了解決的辦法,包括券商可以淨資產1:0.8的比例拆借資金,可用自身持有的股票向銀行抵押貸款,券商和基金可以進入國債體係和回購市場;嚴格審查上市公司質量,質量不佳者不準上市,以保護投資人的利益;利率近期可能下調……所有這些消息無一不是股市實實在在的重大利好,政策麵在明明白白地轉暖,可惜在熊市之中,許多人忽視了這些情況,也因此喪失了一次絕好的贏利機會。
那麼,2001年,上證指數從2245點跌至1500點以下,又是什麼原因呢?首先,一方麵,世界經濟衰退,國內需求不旺,使股市發展的宏觀形勢麵臨著巨大的困難。同時,長期上漲的股市吸引著產業資本不斷地轉化為金融資本,虛擬經濟已經明顯地偏離了實體經濟的運行軌道,股市泡沫化嚴重,繼續走高已是強弩之末。加上爆出一連串弄虛作假的上市公司,使投資者的信心受到極大的打擊,結果在加強市場監管和實施國有股減持方案的導火索下,股市出現了大幅暴跌。可見,此次股市大跌是有著宏觀形勢背景的,隻不過是沒有覺察而已。
由此說明,不管股市的漲跌是如何的複雜多變,但最終都是與宏觀形勢息息相關的。當然,這種相關也不是絕對一致的,也有不相符合的地方,甚至有背馳的時候。這不能說明宏觀麵的分析不準,恰恰說明宏觀麵的分析有價值。如股市走得最高的時候,並不是宏觀形勢最好的時候,股市最低迷的時候,也不是宏觀形勢最差的時候。了解這一點,就能有效地把握股市運行的節拍,敏感地發現股市見頂或者見底的信號。尤其重要的是,我們能夠根據目前的宏觀經濟形勢,預測政府未來可能采取的經濟政策,借以製定自己的投資策略。如2000年上半年,由於美元在此之前數次調高了利率,以致於美元與人民幣之間的利率差相當顯著了,鑒於東南亞金融危機的教訓和我國整體改革開放戰略的需要,我國外彙儲備必須維持在一個相當高的水平上,如此大的美元人民幣利率差有可能導致外彙儲備的減少,於是市場上投資者自然而然地預測我國將調高境內外幣存款的利率。中央銀行後來果然調高了境內外幣存款的利率。2001年下半年國內需求不旺,市場疲軟,企業發展受到製約,當時許多投資者都預測我國將繼續調低人民幣存貸款利率,這對股市投資無疑有著極大的刺激作用,從而在股市最為低迷的時候大膽建倉。2002年2月22日中國人民銀行果然宣布調低人民幣存貸款利率,股市因此而出現大幅反彈,眼光獨特者獲利不少,而反應遲鈍者則坐失良機。因此,我們不僅要深入細致地分析宏觀形勢,而且還要研究與預測在此宏觀形勢下,政府未能采取的經濟政策。這對於我們判斷股市走勢、確定操作策略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一、政治因素導致股市波動
(一)政治局勢
股市大勢的起伏與漲跌,經常受到各種外來因素的影響,其中震撼最強烈、發生最突然的,當屬政治因素。
政治因素曆來是影響股市走勢尤其是短期走勢的重要因素,它主要包括本國政局的穩定情況、政權的轉移、領袖的更替、政府的作為、國際社會對本國的政治態度(如製裁)以及戰爭、局部社會動亂等因素。此類因素往往涉及麵非常廣,有時具有相當大的突發性,有時則很微妙,但都能直接或間接地導致股市波動,有時還是非常強烈的波動。譬如2001年美國發生9·11恐怖襲擊事件後,美國政府雖然采取了緊急應對措施,但美國股市甚至整個世界股市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跌。
在政治因素中,與股市關係極為密切的是政治局勢。一個國家的政治局勢穩定,人民安居樂業,股票價格會趨於上升,即使有波動,也隻是短期調整;而如果政治動蕩,人心不穩,則股價肯定會下跌。
政治局勢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政權的穩定程度與政策取向的穩定程度,最為典型的表現便是國家重要領導人的更替或變化,常常會對股市產生強烈影響。在美國股市,曾因艾森豪威爾總統心髒病複發、肯尼迪遇刺,而使股市暴跌。1986年12月,香港總督尤德突然去世,消息一報道,立即引起香港股民的極大恐慌。因為尤德是位中國通,在他任期內,中英之間就香港回歸問題通過平等磋商,達成和平穩定交接協議,愉快地解決了香港問題。尤德去世後,誰來接替他,來人是否能同中國政府合作,這都事關香港的發展前途。在這種心態支配下,購買股票人數大減,許多人拋售股票,造成股市大跌。
在西方國家,實行的是多黨輪流執政,互相攻訐,內閣更換頻繁,加之新聞輿論又相對自由泛濫,故政治空氣飄忽,弄得股市也跟著一驚一乍。大至元首易人或元首身體欠安,小至緋聞不斷,麵臨被彈劾都可能導致股市的大起大落。如1998年8~9月從葉利欽解散基裏延科內閣到普裏馬科夫浮出水麵的短短20多天內,俄羅斯股市猶如患了高燒低寒“冷熱症”,猛漲急瀉。8月23日,基裏延科政府在金融危機逼迫下不得不宣布盧布貶值,暫時拒償內外債,基裏延科並於當日辭職,前總理切爾諾梅爾金被提議為代總理。消息傳出後,他任職過的天然氣工業公司股票頓時身價倍增,連漲三日,有一天漲幅近100%,帶動股價全麵升天。可是兩天後未見正式任命,又傳聞要重新組閣,第四天開盤後,藍籌股股價一個半小時內狂瀉兩成,天然氣工業公司的股票也獨力難支,下跌14%。此後,俄羅斯股價綜合指數雖略有升降,但總趨勢是跌,連創新低。俄羅斯上百家上市公司股票市值總額不足150億美元。9月7日~9日三天內,股市成交額以每天對折的速度遞減,9日那天不及以往正常交易額的2%,隻有區區64.54萬美元。根據美國華爾街股市過去百年來的行情分析,總統大選與美國股市有著某種奇妙的關係。在總統大選四年一循環中,大選前一年是買入股票的最佳時期,大選年次年則是股市表現最差的年度,其幾率高達九成以上,在二戰以後隻有三次例外,第一次是1948年杜魯門當選總統,第二次是肯尼迪1960年擊敗對手,第三次是1984年即裏根競選連任的那一年。如果對美國最近六次大選和股市變化的關聯性進行分析,更可以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即買入股票最好的時機是總統大選的前一年,這些年的平均漲幅高達19.8%,最壞的時機是大選年的次年,這些年股市平均漲幅隻有7.7%,兩者差距兩倍以上。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是由於總統大選年前,不論是民主黨還是共和黨當政,曆任政府都會極力營造經濟利多,創造一個有利於大選的環境,因此大選前一年股市的漲幅最大;等到大選年過後,新政府就職,一切施政重新出發,因此股市在這些年度表現最不理想。
由於中國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社會主義國家,國家的一切權力屬於人民。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人民依照法律規定,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國家行政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都由人民代表大會產生,對它負責,受它監督。因此,中國的政權穩定,尤其是重要領導人的更迭實行充分的民主協商,政策取向能保持較好的一致性和連貫性,從而保證了我國經濟的穩步發展,保證了股市的穩定運行。這是中國股市與西方股市的明顯不同之處。1997年2月19日,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同誌逝世。由於此前許多西方媒體曾對鄧小平同誌的健康狀況大肆渲染,導致中國股市出現過多次波動,此次也有許多股民過於誇大了鄧小平同誌逝世對股市的影響,而在第二天開盤時不惜成本的大肆拋售股票,結果幾乎使所有的股票都跌到了地板價,大部分股票達到跌停板,兩市的指數也已逼近跌停板位置,從中我們可以感受到政治事件對股市的影響之大。但後來的走勢卻讓許多股民後悔不已。由於以江澤民為核心的中國第三代領導集體是一個強有力的領導班子,可以穩穩當當地駕駛著中國這艘巨艦,駛向輝煌的彼岸,絕大多數股民對鄧小平逝世後的中國充滿信心,因此市場下跌趨勢很快得到抑製,當天便止跌回升拉出了一根陽線。由此說明,我們要重視政治局勢對股市的影響,但也要全麵客觀地分析,不要武斷,不要片麵,尤其不要完全機械地套用西方股市的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