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已經過了,夏季的暑熱依然不減,這個秋天是秋老虎盛行之季。
兒童營養本是一年四季都應關注的大事,何以在秋天到來時要特別強調呢?兒童秋季飲食有什麼特別特別之處?寶寶秋天食補的重點又是什麼?
其實道理很簡單,因為夏季炎熱的氣候會使寶寶的食欲大減,幾乎所有的寶寶在夏季的胃口還不及平時正常食量的一半。而且,高溫天氣也會影響孩子的睡眠效果。而秋天適宜的氣候會使寶寶的機體逐漸恢複到良好的運作狀態,食欲與消化功能也自動調節到正常的水平。細心的爸爸媽媽可以發現,以前食量不大的寶寶這些天忽然胃口大開,吃飯的速度也好像比以前快多了。不要以為這是寶寶經過教育後的進步,其實是由於氣候造成的自然反應。爸爸媽媽應該抓住這個天賜的自然良機強化寶寶的日常營養補充,把夏季損失的在秋天補回來。
首先,這個時期孩子的飲食要講究平衡,注意衛生。保證膳食平衡,保證各種營養素的攝入。其次,對於體質狀況不很理想的兒童,應該根據其體質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保健措施。例如一到秋季,就有些兒童易患呼吸道感染、肺炎、哮喘等。這一時期,就應該著重補充其維生素A的攝入,補充一些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如胡蘿卜、瘦肉、黃色水果(如芒果、南瓜等)。這些食物中富含大量維生素A,對於預防呼吸道係統疾病非常有益。
對於3歲以下的小寶寶除了適當增加蔬菜、豆製品、雞蛋和肉類以外還需要增加牛奶的攝入量。因為牛奶中除了豐富的蛋白質、氨基酸、磷、鈣和不飽和脂肪酸等多種寶寶生長急需的營養物質以外,還含有一定量的水分。多喝牛奶能適時地為寶寶補充營養和水分,這在氣候幹燥的秋季對寶寶也是十分有益的。
對於4歲以上稍大一點的寶寶來講,秋天食補的內容可就豐富得多了其中比較重要的食譜包括:穀物(包括米製品和小麥製品)、蛋類、動物精肉、家禽、魚、豆類或豆製品、新鮮蔬菜水果、牛奶和其它奶製品、植物油等。
上述的食物品種不必每天都安排得這麼滿滿當當,但必須保證在每個星期內以上食物都有一定數量的供應。至於寶寶每天食量的多少,可以根據孩子的不同年齡和胃口大小按需供應,不要強求寶寶每天吃的具體數量,更不要使用填鴨式的喂養方式。
當心小寶寶秋老虎來了中暑
小兒中暑的突出表現是高熱,一般中暑時體溫往往達到38℃~39℃,嚴重的中暑甚至體溫可達41℃以上。病初患兒出汗較多,繼而因出汗太多可能引起丘腦下部和汗腺功能失調,皮膚反而無汗,幹而灼熱,麵部潮紅,無汗時患兒體溫往往會進一步迅速升高。同時伴有口渴,精神萎靡或煩躁不安,有的患兒又出現驚厥和昏迷,嚴重時並發腦水腫、呼吸衰竭、循環衰竭和重要髒器功能損害。對小兒中暑應注意預防,盡量避免長時間在烈日下直射,多飲水。在炎熱季節要做好室內通風。對體弱兒尤其要注意預防中暑。一旦發生中暑,要立即采取有力的降溫措施,可采用物理降溫,也可用藥物降溫,並要及時補充水分和電解質,讓孩子盡快擺脫中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