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與生命總是相互纏繞,很少有人可以平穩地度過一生而不受到疾病的侵擾。就像有人曾經說的:“疾病是人一生必經的河,而醫生與藥品都不是可以安全渡河的舟。”誠若如此,我們在抵禦疾病的路上應該何去何從?答案其實很簡單,從日常生活的點滴做起,培養健康的生活習慣,疾病自然對你望而卻步。如果把對健康的保持看做一種投資,這無疑是投資最低、獲益最大的方法。
英國大哲人培根曾言:“健康的身體是靈魂的客廳,病弱的身體是靈魂的監獄。”而能否遠離疾病,保持健康則取決於一個人的生活習慣。研究發現,我們每天高達90%的行為都是出於習慣。世界衛生組織屢屢告誡世人,20年後什麼最可怕?艾滋病?核武器?癌病?瘟疫?錯,是不健康的生活習慣和方式最可怕!目前,居於榜首的非傳染性疾病都來源於不健康的生活習慣和方式。難怪健康專家洪昭光教授感慨:“許多人並非死於疾病,而是死於無知和習慣!”
更令人觸目驚心的是來自《人民日報》的一則報道,報道中稱:中國癌症年新發病例為200萬,因癌症導致死亡的人數就有140萬。我國居民中每死亡5人,即有1人死於癌症。癌症已成為中國城市的第一大殺手,農村的第二大死因,是嚴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見病、多發病。癌症的致病原因與生活習慣聯係密切,其中約有75%的頭頸部癌是由飲酒和吸煙造成的;喜食偏硬、過熱和過燙、刺激性食物及酸菜,可誘發食管癌;胃癌與喜歡吃熏製品、常吃含有硝酸鹽或亞硝酸鹽的香腸、火腿、泡菜、幹鹹魚等有關;食用黴變玉米、花生、大米等食物和飲用不衛生的水易患肝癌;有暴飲暴食習慣、喜好甜食和油膩食品者是胰腺癌的高發人群;蔬菜和水果的攝入不足與結直腸癌、胃癌、肝癌、乳腺癌及食管癌有關。但如果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不飲酒,不吸煙;限製高脂食物,多食植物油並節製用量;少吃鹽,成人每天食鹽量少於6克,限製食用醃製食物及注意烹飪、使用調料用鹽、使用烹飪調味品等;盡量少吃燒烤、油炸、醃製、熏製、發黴變質的含有致癌物的食品,並輔以科學的體育鍛煉就能夠有效地預防癌症。由此可見,生活方式對於疾病的預防是何等重要。
洪昭光教授也認為,如果我們堅持文明健康的生活習慣和方式,就可以少得病。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心理平衡,這四句話十六個字,能使一個人患高血壓的幾率減少55%,腦卒中、冠心病減少75%,糖尿病減少50%,腫瘤減少1/3,平均壽命延長10年以上!這些生活方式並不需要有什麼投資,效果卻是非常明顯的。
今天的習慣決定10年後的健康狀況——養成正確的生活習慣,使人的機體全麵恢複本能,是我們克服慢性疾病、增強體質的重要途徑。
很多名人就是通過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而健康長壽的,讓我們一起來翻閱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