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切發生的起因。
嘉盛帝即位時,雁國已經滿目瘡痍,基本上已經成為一片廢墟。
整個雁國隻有一個地方依舊富麗堂皇,歌舞升平,好似人間仙境,那就是雁國皇宮。
十六歲的嘉盛帝看著麵前巨大而宏偉的宮殿,然後轉身看著衣著襤褸,沿街乞討的百姓,潸然淚下。
從那以後,便開始了長達四十年人人稱頌的“嘉盛治世”。
嘉盛帝56歲時,膝下隻有兩個孩子,一個是26歲的大皇子寒文灝,一個是21歲的二皇子寒文晟。
此時的嘉盛帝身體已經大不如前,開始慢慢步向衰敗,於是便開始考慮究竟立誰為帝的問題。
嘉盛帝的父親死時,留有五個皇子,他是最小的一個,四個哥哥的奪位之爭令人汗顏,也令人心碎。
原本年輕氣盛,不願被困在皇宮之中的嘉盛帝,十四歲時便出去開始闖蕩江湖,然在目睹百姓的悲慘之境後,卻心下茫然。最後,被現在他的皇後的父親,當時的宰相找了回去,推上了帝位。
那一場奪位之爭,他的四哥哥兩個慘死,一個再也站不起來,另一個被流放。
從那之後嘉盛帝便下定決心,絕不會讓自己的孩子步入同樣的境地,所以他和皇後,便一直未要孩子,直到雁國已經成為富朔之國後。
現在,兩個孩子該如何選擇呢?
他是一個帝王,隻能放下私人的情感,為雁國鋪好最平整的道路,這就是帝王,該無情時,絕不能有情。
按照雁國的慣例,大皇子寒文灝,也就是現在的太子,本該繼承大統,成為雁國的下一代帝王。但是……
嘉盛帝滿臉愁容,寒文灝和自己少年時太過相像,性情溫和,無欲無求。這樣的性子太不適合成為一個帝王,根本無法統禦那班官吏。
二皇子寒文晟,被封為慶王,性格冷厲,做事果斷,頗有心計,並且善於用兵,像現在的嘉盛帝,是個成為帝王的好材料。然而,他卻有一個致命的弱點,就是這個弱點,才讓他對皇位絲毫不敢興趣,隻願甘居人下。
二皇子的弱點就是他的哥哥,寒文灝。
嘉盛帝每天都在考量著兩位皇子,思索著究竟該怎麼辦,越想越覺得頭痛。
到最後百般無奈之下,終於下了一個決定,這個決定,讓皇後整日以淚洗麵,後悔為何當時生下了兩個男孩兒。然而皇後不僅僅隻是一個母親,她還是整個雁國的國母。她經曆了四十年前那場讓人心寒的奪位之戰,她必須為雁國千千萬萬的百姓考慮,所以她放下了作為一個母親的責任,扛起了維護雁國百姓的責任。
終於寒文晟被他父親以剿滅不停騷擾雁國海界的海斯人為由支了出去。
嘉盛帝對寒文灝說:“帝皇家的人必須以天下為重,心中必須裝有天下。你心裏是不是有個天下?”
寒文灝一如既往的溫和,他說:“父皇,孩兒心中有個天下,隻是那天下與父皇的不一樣。”
嘉盛帝第一次發現這個總是溫和的孩子,也許並不像表麵那樣看起來無為。
寒文灝說:“父皇,您要孩兒做的,孩兒都會做,為了您想守候的那個天下。”
做了四十年皇帝的嘉盛帝,突然感到疲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