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裝嫩是病態》(1 / 1)

以前看到一段文字,題目叫《摸摸胸口,青春還在!》說的是一些久坐寫字樓的精英,偶然郊遊,竟有孩子般的嬉戲,似青春跳躍流轉。作者有感而發,覺得很欣慰。客觀地說,作者是真誠的,感覺也是真實的,文字表達頗見功力。他是個好人,顯得很寬容,沒什麼不對。然而,當我想到那種情景時,雖然正值桑拿天氣,卻覺得渾身發冷、暑氣頓消,不禁打了個寒戰!也許我顯得尖酸刻薄,但想說的話也是發自內心的,不太讚成生理年齡和心理年齡不一致的行為表現。人類在童年時盼著長大,長大時為什麼又想回到童年?本來人到中年,郊遊時竟然像孩子般地嬉戲,令人困惑!

老了就是老了,老有什麼不好嗎?經驗和思想是人生的重要果實,沒必要在深秋的季節愣要回到山花爛漫。像詩中說的那樣:“我是從春天走來的,我已沒有春天的稚嫩;我是從夏天走來的,我已沒有夏天的狂熱。我走進了成熟的季節!”這才是正常的心態!要麼摸著自己胸膛裏那顆老心,死氣白賴地說青春還在!要麼就想讓青春撞一下腰,以為這一撞就會把自己撞回去,恨不得被撞回十八歲花季或風華少年,但有一樣卻不想有變,那就是歲月帶來的成功和狐狸般的智慧!天底下哪有這樣的好事?請不用懷疑,30多歲就是老爺們兒或老娘們兒的年齡,逝者如斯,韶光已去,留下了體態的笨拙和麵部的皺紋,經驗的積澱日益厚重、理性閃耀著璀璨的光芒!

千萬別在郊遊時信手做出孩童般的惡作劇,那肯定不是發自內心的,也會讓別人在盛夏發涼,雙肩頓起冷痱子!如果有外人經過,他不會理解你裝嫩的痛苦,弄不好還以為你神經有病!激情本來就不屬於年輕人獨有,老人也有老人的激情。不同的是激情的土壤和表現形式,絕對不是激情本身。無論如何我們都不能阻止自己變老,但可以調整心態適應變老,以變老的言行展現自己正確的存在,自然會使我們表裏如一。美,不正是和諧、平衡和恰如其分嗎?即使突兀的言行,肯定也基於本質的一致,決不應效仿青春的跳躍和流轉。那時,你就會變得從容,而不至於經常去摸自己的胸口,帶著不可遏止的悲憤去感覺青春是不是還在!“東施效顰”的成語大家都知道,西施總摸胸口,那可不是在感覺青春是不是還在,而是因為確實有病,所以被稱為“病西施”。可那本來健康的醜陋東施,學著摸胸口就讓人別扭。事情不同,道理一致:不嫩裝嫩也是一種病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