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盡善難求》(1 / 2)

春節即將來臨,祝福的信息會雪片般飛來。無論是朋友還是家人,也包括一起工作的同事,總祝福我們萬事如意、闔家歡樂。其實,任何家庭都有矛盾,即使沒什麼根本的利害衝突,不順心的事經常發生,總體上和洽也就行了,雞毛蒜皮的事兒沒必要較真。萬事如意則是不可能的,沒有誰能夠萬事如意。如果能做到大事如意,麻煩事兒少些就很不錯了,不應該有萬事如意的期盼。祝福嘛,不過是說說拜年話兒而已,隨便地聽聽、高興高興也就行了,總要比謾罵的匿名信息要好,圖個吉利是人之常情。在實際生活中,平順的時候不是很多,溝溝坎坎隨處可見,關鍵是以什麼樣的心態應對,重要的是自己對順逆的認知。所謂的平常心,說的就是平常的心態,既用平常的標準要求自己,也用平常的標準要求別人,對事情好壞的評價和反映也要平常,凡是大事別看小了,凡是小事也別看大了。

不過,平常之心並不平常,屬於人生的高層次境界。平常人的心態多是不平常的,即希望擺脫平常的現狀,渴望自己變得不平常。職員想當領導,小官兒想當大官兒;沒錢的想變得有錢,錢少的想變成大款;沒名的渴望出名,有病的渴望健康,如此等等都很正常,但並不平常。假如隻是局限於偶爾地想想,不一定說明心態不平常,如同夢想著走路時突然地被狗頭金絆倒,摔了一跤卻轉眼成了億萬富翁,隻不過偶爾地動動心思而已。如果經常地這樣妄想,就不僅是心態不平常的問題了,很可能導致心態不正常,最後走向精神失常。當然,不平常的心態不僅表現為不平常的追求,而且引導著不平常的行動。很多人嘴上說自己有一顆平常心,對平常事的反應卻不平常,生活的追求也不平常。這說明,是不是保持著平常心,關鍵不在於怎麼說,而在於怎麼做。

不平常的心態是正常的,反映著人們對更好的渴望。平常的心態也追求更好,隻不過保持著順其自然,成敗都不會大喜大悲。人們都在奮鬥向前,通過努力走向未來,走向自己的理想境界。懷有平常之心的人們,奮鬥的目標是切合實際的,既不過低、也不過高,對目標的追求就顯得從容。生活是複雜的,且總是變化的,正確的目標會變得不正確,需要作出及時的調整。如果不能順應情勢,死氣白賴地堅守既定的目標,十有八九要徒勞無功。保持著平常之心的人們,不會過高地估計自己,也會主動地與環境整合,所以成功的幾率就高。他們也會定錯了目標,有時也跟不上客觀的變化,因此也會有挫折和失敗。能把事情看得通透,就會理解挫折的原因,失敗時也不會怨天尤人,心緒自然就沒有太大的起落。對成功的態度也是如此,懷有平常之心,成功時的情緒就顯得淡定,內心的感受稀鬆平常,很少有小人得誌般的自豪和狂妄。

常聽到追求完美的表白,有政治家,有企業家,有藝術家,也有學者,儼然有高人一等的目標,似乎掌握了成功的真諦,實際上不過是故弄玄虛,把誤區中的認識當成了真理,非但不能如春風化雨,結果隻會謬種流傳。世界上本來就沒有完美,完美隻存在於想象之中,而且主要是自己的感覺,其他人未必都有認同。就如同創作藝術作品,藝術家自己總是不滿意,但很多觀眾卻覺得不錯。反之,藝術家自己認為完美的,欣賞的人未必就喜歡,甚至會令人產生反感,所以才有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說法。共同的標準肯定是有的,大多集中在主要的方麵,其他盡可以忽略不計。無論是經商還是從政,或者進行藝術和學術的創造,隻要能在主要的方麵有所成就,基本上就可以認定是成功了。人們說細節決定成敗,不同的細節對成敗的影響也不一樣。主要方麵的細節和次要方麵的細節,對成功的影響自然不同。不分主次和輕重緩急地追求完美,實際是愚蠢的,也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