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發漁樵江渚上
慣看秋月春風
人類的感情十分複雜,總有說不清道不明的感覺。其中,友情、愛情和親情之間,更是斬不斷、理還亂,幾乎讓所有人陷入迷茫,窮盡一生也不能自拔。在人生的不同階段,某種感情成為向往,並且希望能天長地久,結果呢?真正長久的感情不多,越是短暫,就越顯得珍貴。一般來說,文學作品中所描寫的感情,凡是動人的,都是稀有的。反之,真正常見的,則不會感動人。尤其是關於愛情的描寫,永恒而浪漫的基本是虛假的,或者不過是短暫的瞬間。之所以引人入勝,就因為它不存在,才使得人們如醉如癡,在精神上彌補現實的不足。看過一本書,或者是一部電視劇,曲折的情節中總會有和自己相似的地方,可現實的過去卻不那麼動人,也沒有那樣的結局。於是,有些人不自覺地去追求像作品裏那樣的愛情,有些人則懷疑自己曾經曆的是不是愛情。追到了的很快發現和想象的不同,懷疑的可能想換換片子。分手、離婚後再尋覓、結合,結局是同樣的,又是白忙乎一場。為什麼呢?其實,愛情本來就是短暫的。究竟是否遇到過愛情,經曆過的愛情是長是短,那完全是當事人自己的感覺,與實際情況有很大的出入。
愛情是發自內心的激動,不可名狀卻刻骨銘心。一見鍾情是不多見的,通常都是從友情轉化而來,愛過之後又轉化為親情。例如,兩個人相互愛慕,從戀愛到結婚的這段時間裏,愛情是居於主導地位的,結婚之後在一起過日子,愛情就逐漸地轉化為親情。老年人相互之間的恩愛,實際上已經不屬於愛情的範疇,而是親情的一種表現。反之,如果一對老夫妻,白發蒼蒼時居然還能像年輕人那樣戀愛,那他們可能是神經不正常。有些夫妻並不相愛,也會在一起生活下去,並且在相互間產生親情,這也是白頭偕老的原因。所以,是不是能夠終生廝守,那不是鑒定愛情的標準。彼此熟悉,彼此牽掛,關鍵時刻為對方奮不顧身,這不僅因為有了愛情,也可能是因為有了親情。在這方麵,父母與子女之間、手足之間和夫妻之間都是一樣的,絕不是某一種關係所特有的,因此也就不可能是愛情的標誌。親情是親人之間的感情,不是親人的可勝似親人。夫妻本來不是親人,由於在一起生活久了,就會逐漸地變為親人,變化的過程和收養子女有雷同之處。不同的是單方或相互間曾經有過愛情。
當然,如同友情不一定轉化為愛情一樣,愛情也不一定會轉化為親情。許多家庭能夠維持,但夫妻之間形同路人。當至少有一方忍耐不下去的時候,家庭的崩解就成為可能了。也許雙方成了仇人,但不能因此就否認曾經相愛過。沒能完成從愛情向親情的轉化,當然是令人遺憾的事情。就心曆路程而言,曾經的愛情是不應忘記的,也不可能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