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正麵接觸(1 / 3)

電話途中突然發現在電話裏被談論著的本人正站在自己的身後,謝呈尹手指一顫,差點把手機砸到桌上,幸好他及時拿穩,盡管他現在心裏特別虛,可是表麵上還是得保持著風平浪靜,堅決不能讓紀如鬆看出自己的心虛來。

謝呈尹不知道紀如鬆是什麼時候進辦公室的,但他覺得自己剛才說的那些話也比較模棱兩可,並不能說明什麼問題,況且紀警官還用很普通的語氣說了一起吃午飯,應該沒事。

不過謝呈尹剛來警局時就聽說了,老朱是警局裏出了名的容易“不小心出賣戰友”,紀如鬆說的從老朱那裏得知的事,究竟指的是“崇拜他”還是“打聽案例”這其中的哪一件,謝呈尹不得而知。

“工作了,我掛了啊。”謝呈尹隨口對李瑉祁那裏交待了一句,也沒跟他具體說明就切斷了電話,然後轉頭對上了紀如鬆的視線。

在近距離觀察紀如鬆後,謝呈尹和發現後者竟然連發型的細節都的祝漠一樣,他記得自己對祝漠的發型曾經有過一段這樣的描寫。

——警官的發型很清爽幹練,在靠近兩側的鬢邊和頸部的發尾處很短,向上方削上去,漸長,但到了最長的瀏海部分也不過是長約一寸左右,碎發被簡簡單單擼向額前的右方,這樣簡單的、隨處可見的發型卻把祝警官原本帶著些許柔和線條的麵部襯托得更為剛毅。

謝呈尹記得自己在文章中描寫祝漠的語句僅此一句而已,而且是在兩年前寫小說第一部的早期時寫下的,可是在近距離觀察紀警官的時候,這句句子竟然在事隔兩年後也能清晰地出現在腦海中,不為別的,因為它即使用來形容眼前的人也恰恰合適,甚至絲毫不差。

這讓謝呈尹也再次開始懷疑,眼前的人究竟是不是自己的小說裏蹦出來的。

“紀警官。”謝呈尹站起來,對紀如鬆禮貌地點了點頭,讓自己的動作看起來盡量不那麼心虛,他打開抽屜拿出自己的錢包和紙筆說,“一邊吃飯一邊聊案例嗎?我們上哪兒吃?”

紀如鬆抱歉地笑了笑:“局裏的食堂行嗎?吃飯店可能來不及。”

“沒問題。”謝呈尹無所謂,“走吧。”

“你對工作真上心,我前幾天剛進了一次我們局的網站,簡直大變樣了,這次又提出‘警方提示’這樣的好點子。”紀如鬆見謝呈尹準備好了,就領路似的走在了前麵,邊走邊跟後者攀談起來。

謝呈尹被他誇得有些窘迫,雖然“警方提醒”版塊最終的目的是為便民利民,但他最初的出發點在某種程度上抱有些私心,而且謝呈尹總覺得以紀如鬆那麼犀利的眼神,這麼快就看穿自己在觀察他,說不定也能看出一些自己在案例集背後打的那些小心思。

但他又轉念想想,即使紀如鬆再怎麼敏銳,也不可能在沒有任何證據和線索提示的情況下推斷出什麼東西,而且紀警官也沒有在態度上表現出什麼不對勁來,再聯想到對方那麼受歡迎,平時一定對目光比較敏感罷了,自己的那些崇拜的目光也許對他來說根本算不上什麼,謝呈尹也就漸漸釋然了。

由於目的地是警局食堂,所以他們一路上的話題也就圍繞著食堂和午飯展開。

兩個禮拜的警局工作生活中,謝呈尹除了對自己的辦公室和附近的廁所最為熟悉以外,最熟悉的地方莫過於那個食堂,盡管以老朱為首的那些十幾年甚至幾十年都在警局工作的老警察對那裏的味道紛紛表示“不喜歡、早已經吃膩”,可是對謝呈尹來說,他覺得在這裏的夥食比他在花店時的強太多了,那時候的午飯不是同一家外賣店,就是自製便當,那才是極端的膩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