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S市一條僻靜的小馬路邊,開著一家並不怎麼顯眼的花店,花店的裝潢很簡單,但不論是從其整體的以暖色調為主的牆麵及裝飾上,還是從鮮花和小禮品的組合搭配擺放上,都無處不透著一股溫馨。
花店的主要客源是一些年輕白領和附近高檔小區的上了點年紀的阿姨,刨去每月花費的固定費用,花店單月的淨利潤還算不錯,到了幾個特定的銷售玫瑰或者菊花的日子,當月的利潤則可以比以往高出50%左右。
花店的主人是一個特別愛笑、而笑起來又帶有一些陽光的味道的大男孩兒,名字叫謝呈尹。
附近的居民都喜歡這位花店小老板,不僅因為他有一副人見人愛的討喜外表,更是因為他帶有一些書卷氣的斯文性格,所以在他燦爛的笑容之下,附近許多阿姨都養成了偶爾買一些小花回家點綴居室,順便給這個大男孩兒帶去一些營業額的習慣。
不過這些居民們都不知道,這個花店小老板的主業並不是這間在鬧中取靜的小巷裏經營花店,他主要的經濟來源絕大多數來自一本暢銷小說——《警探祝漠》係列。
《警探祝漠》係列文如其名,是一部強調懸疑推理的偵探小說,作者叫言之,也就是謝呈尹。盡管他本人經常對朋友們強調他的主業是做花店老板,會寫小說完全是因為對偵探小說有著強烈的興趣,試著自己寫著娛樂自己的,結果被朋友偷偷幫他投了稿才一不小心獲得了成功而已,卻沒人把他的這些話當成一回事。
因為沒有人能否認小說《警探祝漠》的成功,小說甫一上市就獲得了廣泛的好評,整本小說看似是由一個一個不同的小案子組成的,犯人並不是同一個,但越是讀到後來,讀者們越能發現其實這些表麵並不相幹的小案件,其實節節串連,最終帶出了一個巨大的犯罪組織,而隨著的主角——年輕的警官祝漠越來越深入到案件當中,發現了越來越多不為人知的細節,更是使得故事變得更加撲朔迷離起來,而故事結尾處犯罪組織的年輕頭目的出現以及其最終生死未卜的情節更是引發了一時的話題性。
飽滿的人物性格設定、主角與反角之間精彩紛呈的鬥智鬥勇場麵,以及環環相扣的故事情節使得《警探祝漠》的銷量節節攀升、一版再版。在出版社的強烈請求下,謝呈尹原打算私藏的故事第二部也被挖出來出版,而在熱情讀者的一再來信表示之後,第三部的故事也提前提上了寫作日程,這些意料之外的成功,讓謝呈尹這個花店老板的錢包變得鼓鼓囊囊起來,他也就莫名其妙地從一個花店小老板,搖身一變,成為了現下最炙手可熱的偵探小說作家之一。
然而養花養草仍然是謝呈尹的主要興趣之一,花店的經營也沒因為另一個興趣愛好而停業不做,所以謝呈尹還是像以前一樣,一邊經營著他的小花店,和各式各樣的白領或者阿姨們聊聊天,一邊用閑餘的大把時間構思他的偵探小說。
這天上午,謝呈尹照常開著車去附近的一家花鳥市場進貨,在快要抵達目的地時,卻發生了讓謝呈尹為之熱血沸騰的一幕。
花鳥市場的門口有一個比較大的公交汽車站,車站附近扒手橫行,這一點早在謝呈尹第一次到這一帶進貨的時候就已經看出來了,聽說還有偷盜不成直接改持刀搶的,所以他到這裏總是會很小心地看管好自己的錢包。
當他停完車時,恰巧遇到上了一次警察針對這些扒手的一次專向整治行動,謝呈尹站在車邊,把警察從確認目標、尾隨目標,到統一行動抓人的各個過程完全看在了眼裏,在這次行動當中,便衣警察們從人群當中一共揪出了近十個扒手!
然而令他震驚的並不是警察終於對這一區域展開行動了,而是那個指揮行動的年輕警察,他的相貌、身型、動作竟然和謝呈尹腦中設定的祝漠幾乎完全重合!
身為小說的原作者,他的腦海中必定有一個準確的人物形象,在寫的同時把這個人物代入到情節當中是謝呈尹常做的事,而眼前的年輕警察不論從五官、發型、和身高這些外形上,還是從他敏捷的身手和抓捕犯罪嫌疑人時的一係列小動作上,謝呈尹都不斷看到隻有在腦海中才會出現的祝漠的影子,該警察和小說中祝漠的形象相似度幾乎高達90%!
謝呈尹的第一反應是,我的小說人物跑到現實裏來了!在意識到自己想了什麼之後,他立刻為這個可笑的想法而嘲笑了自己一番。
但是眼前的警察卻活生生地存在著,謝呈尹揉了好幾遍眼睛,他一開始還覺得這可能是自己近期小說寫得太晚太累而導致產生了幻覺,然而反複**眼睛得到的結果是,他仍然看得到那個活生生的祝漠,而周圍的群眾也因為這次的抓捕行動而紛紛拍手稱好,這一切的一切,都向謝呈尹證明著“這個人絕對不是一個幻覺”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