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上,楊素果然如約,多方周旋,響應者甚多,一時間晉王楊廣慢慢嶄露頭角,被大家提及的次數也越來越多。
而楊廣人卻還在千裏之外,如此聲勢,不可謂不用心良苦。
如此細微的變化,並沒有瞞過楊堅的耳目,他已經感覺到了這個兒子對朝堂上的影響,但是他卻沒有做出回應,楊堅倒要看看,楊廣會做出怎麼樣的事情來。太子楊勇的表現讓楊堅大失所望,他想到或許隻有平衡的勢力才能激發鬥誌,他對楊勇太過放縱,過早的完備了東宮的一切,讓楊勇沒有經曆過自己成長的過程,就接手了政治優勢,這不是個明智的決定。
楊堅認為或許楊廣勢力的突起會成為平衡朝中局勢的有利條件,這是利於統治的好事,所以也就采取了暫時放任的態度。
正是楊堅的態度,讓朝中的勢力均分為兩派,從隱晦不明的暗示,到公開化的支持,楊廣真正和楊勇站在了勢均力敵的兩麵。
這一切楊素都看在眼裏,心中暗喜,皇上是有意放縱,那自己就有一半的把握了,現在最重要的就是獨孤皇後的意見。
楊素自然從楊廣那裏收到消息,知道要說服獨孤皇後,皇長孫的出身是個關鍵問題,他不會放過如此絕妙的機會的。
不多時,楊素憑借著自己原本就和皇後交情,請求召見。
獨孤伽羅自然猜到這位老臣的來意,她也很樂意見見這個能和她談及楊廣的臣子。
“臣給皇後請安,皇後千歲千歲千千歲。”楊素行大禮給獨孤伽羅請安。
“起來吧,給楊將軍賜坐。”獨孤伽羅微笑的等著楊素的後文,不疾不徐的拿起手中的茶杯輕抿。
楊素落座,並不急著和獨孤皇後談及正事,而是閑話開了家常,這個時候剛好是楊廣的長子楊昭每日來拜見祖母的時辰,楊昭按照往常一樣給獨孤伽羅行禮,獨孤伽羅含笑拉過楊昭,“來,見見這位咱們大隋最勇猛的將軍,楊素將軍。”
楊昭有禮的對楊素行禮,“楊昭見過楊將軍。”
“河南王有禮。”楊素受寵若驚似的給楊昭見禮。
“不愧是晉王的世子,小小年紀已經有了晉王當年的風範了,大方有禮……這也是皇後教導有方啊。”楊素等到楊昭離開後從新落座對獨孤皇後說道。
“是啊,眾多孫子裏,哀家最中意的就是昭兒,聰明可人,還善解人意,像極了英兒小時候。”獨孤皇後提及陪伴著她的楊昭一臉笑意。
“恩,這個和家學淵源可大有關係,素也和晉王晉王妃多有接觸,隻有如此的人中龍鳳才能生養出世子這樣的得皇後寵愛的可人兒。”楊素和獨孤皇後說道。
“這話說得有道理,不說別的,就說我這皇長孫楊儼,他的生母是個舞姬出身,就怎麼也教不出天家的氣度……”獨孤皇後提及太子的長子楊儼一臉不情願的表情。
楊素自然不會忽略這個表情,“皇長孫將來那是要成為咱們大隋的陛下的,皇後可要多費心了,這可關乎大隋的國運。”
一提起這話,獨孤皇後臉色一沉,“等到我百年之後,我的兒孫還要給他行大禮,給他的母妃行大禮……”獨孤皇後喃喃自語。
楊素聽清了孤獨伽羅的自言自語,知道皇後原來也早就想通了這點,心中大喜,但是麵上還是要維持著平靜。
“雖說出身不能改變,但是臣相信隻要得皇後的教導,皇長孫還是會長進的,請皇後放寬心。”楊素寬慰著皇後。
“楊勇就是太任意妄為,太子妃元氏哪裏不好,竟然多年都無寵信……正妃還無所出,側妃的孩子就一大堆了,這還不打緊,元氏好端端的就暴斃了!這下可好,光是安撫元家就讓哀家頭大,可他呢,到現在還不知道悔改,繼續寵幸那個雲氏,這讓我這臉麵往哪擱?”獨孤皇後對楊素談及自己的苦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