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都在楊廣精心的布置下有條不紊的進行著,南方維持的繁榮發展的趨勢,張衡繼續關注著朝中的任何動向,不放過蛛絲馬跡,郭衍在南方加緊軍隊的訓練,以備不時之需。
如此風平浪靜的過了幾年,楊廣在南方這片肥沃的土地上培植自己的實力,也頗具規模。
“晉王殿下,您的實力已經很雄厚了,不應該再偏安一隅,應當早圖大事了……”張衡向楊廣諫言。
“朝中局勢如何?”楊廣向張衡詢問到。
“太子雖然失德,但是東宮勢力仍然穩固,河東柳氏就是他強有力的後盾,還有弘農楊氏,在東宮當差者甚多,不可不防。”
“柳氏?莫非就是前幾年因為我的失寵,本來應該嫁給婉兒弟弟蕭瑒的蘭陵公主選擇下嫁的柳氏?”楊廣回憶到。
當年,楊堅因為自己的緣故,把本來答應嫁給自己小舅子的蘭陵公主嫁給了柳述,讓楊廣十分氣憤,但奈何情勢不由人,隻能作罷,現在又想起來,頓時感覺怒火中燒。
“不錯,蘭陵公主嫁的正是兵部尚書柳述,據說他頗受皇恩,襲父爵為建安郡公。”張衡回答著楊廣的問題。
“哼,不過是個依附裙帶關係的佞臣,最好別讓我抓到他的把柄……”楊廣喃喃自語。
“你說還有弘農楊家?豈不就是楊素楊將軍的氏族嗎?這可如何是好?”楊廣擔心的問張衡,都知道現在朝野中最有影響力的就是兩人,楊素和高熲,和他們為敵就是自取滅亡,而且楊廣還必須得到他們的支持才有勝算。
“晉王不必太過擔心,據我打聽的消息,楊素未必不會幫我們,原因有三:其一,他與高熲不和,而高熲為開國老臣,思想陳舊必定維持正統,支持太子,所以楊素為了自己的利益,也許會和我們合作;其二,楊家確實很多人都在東宮任職,但是也有遠近親疏,這裏也有楊素所不樂見的,更重要的一點是楊素和柳述交惡,而柳述卻被太子引為上賓;其三,咱們和楊素相交甚篤,上次合作大家都受益,而且還有把柄可以勸誡楊素就範。”張衡說出自己多日來思考的結果。
“不愧是先生啊,分析絲絲入理,真可謂一計定乾坤……”楊廣佩服張衡的洞察秋毫。
“既然我們一定要在朝堂上得到助力,不如就從楊素這裏著手,可好?”張衡說出打算。
“拉攏楊素,確實是好計……”楊廣沉思道。
“晉王殿下,可是有何不妥之處?”張衡看到楊廣好似有什麼心事,並沒有流露出開心的神色,擔心的問到。
“不是,我隻是想到,與楊素結盟,必定要與高熲為敵,他對我來說,亦師亦友,心中難免有點不是滋味。”楊廣沉思良久而後徐徐對張衡吐出心聲。
“衡明白,高相曾經幫助過晉王良多,但是情勢所迫,這樣的選擇也是無奈,還望晉王釋懷。”張衡明白了楊廣的顧慮,也陷入沉默。
“真的沒有兩全其美的辦法嗎?”楊廣試著做無謂的爭取,是因為他一想到曾經高熲拉著他的手對他說不要放棄的那個時候,高熲就是他奮發努力的動力,那是兒時不可以被磨滅的記憶,還有出征陳國,也是高熲在旁指導他,提點他,這些讓楊廣如何釋懷。
“晉王殿下,您和高相相處過,依您之間,我們說服他的希望有多大?”張衡知道現在這個決定讓楊廣很痛心,但是欲成大事,一定要有所取舍,這就是首先要舍棄的,過去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