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判員代表宣誓、運動員代表宣誓、總裁判長小柳強調紀律。本來我要把小木宣誓作為一個亮點來寫,但鑒於小木同誌的顏麵問題,不得不狠心刪去,敬請廣大讀者原諒。
運動會終於熬過了漫長的開幕式向學生們露出了善意的微笑。本次運動會涉及項目之多,可以說是東河鄉一絕。有50米跑、300米跑、800米跑、800米接力賽;有立定跳遠、助跑跳遠;有象棋、跳棋、軍棋、五子棋;有跳繩、呼啦圈;有乒乓球、毽球、籃球。大小項目一共一十五項,又各分男子組、女子組。小木、小張倆人負責跳遠項目。操場的北邊是沙坑,沙坑旁有用細沙鋪成的跑道。
想一個年級一個年級讓學生運動員參賽根本不可能。咱們的學生運動員大多是一人多項。原因很簡單,學生人數太少。而尚校長的要求卻是,以班為單位,每個項目至少三個學生參加。所以,隻能一人兩項或一人三項。
“五、六年級,參加立定跳遠的同學過來準備!”小木連喊兩遍。終於有學生過來。等一點名卻發現缺的很多,不能按年級來比隻能按名單。
太陽像大顯小學的師生一樣熱情洋溢。他將熱量一大把一大把慷慨的撒給大顯小學。小木的臉上、身上汗珠驟聚,不時滾落。但見,六年級的米成同學輕輕一縱,腳底像安裝了彈簧,“呼!”的一聲,跳出兩米六的好成績。小木激動地對小張說道,“看吧,老米立定跳遠絕對第一!”高年級的運動員比過,輪到一、二年級的小朋友。參加這兩項運動對一個隻有六、七歲的兒童來說無疑是一種從來未有過的挑戰。小小的,穿著運動鞋立在起跳線上戰戰兢兢,彎起胳膊作勢要跳,腳跟踮起卻沒有跳出來。在小木、小張和同學們的鼓勵下,他終於下定決心。小家夥咬緊牙關,使上吃奶的勁奮起一跳,成績不到一米。小小的眼睛注視著自己奮力躍出的成績,一臉的沮喪。小張安慰道,“已經不錯了,可以退場了!”當然他們之中也有跳出兩米好成績的,可惜的是,當他們雙腳落地的瞬間,兩手、屁股也同時落地。此次不算,再來一次。
立定跳遠尚且如此,助跑跳遠更糟糕。他們把所有的力量都集中在助跑上,等跑在起跳線時勁力全失,一躍自然不能遠。更為可歎的是他們有多人竟穿著涼鞋。二年級的小嶽鵬用力過猛。一縱之下,距離不遠,屁股卻坐下來。此時的他也不知哪裏來的勇氣,居然能笑笑站起來。絕大多數孩子像嶽鵬一樣,失敗並不灰心,摔倒並不哭泣。他們勇敢,他們快樂。這種心態與品質感染了小木、小張,使他們不禁憶起屬於他們那個年代的童年。是呀,“時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無憂無慮的童年再也回不去。
小木就鬧不明白,小一點的學生包括高年級的學生能有幾個會下象棋,下軍棋、打乒乓球的?事實卻是不論哪一項,每個班至少有兩人在參與。
運動會鬧騰了一上午,中午勉強睡個好覺。起來後,小木他們又得幹活。舞台,六一兒童節文藝彙演的舞台仍舊需要完善。尚校長曾發出豪言壯語,“咱們上午開運動會,下午四點準時辦晚會!”四點鍾辦是絕對不可能的,因為四點半的時候,舞台尚在布置中。五點鍾布置完成,掛在舞台頂端的一串串各色氣球正如一個個孩子的笑臉向大顯小學的師生們致意。《運動員進行曲》把沉重的音箱震得幾乎要翻倒下來。尚校長做事的風格向來是四個字“雷厲風行”。每次舉辦什麼活動,舞台布置都不會用去太多的時間,一天或者活動舉辦前的幾小時。他不放心所有人,掛個幕布、紮個彩帶都要親自上陣指揮,但往往老師們還得重新來做。
彙演開始,小木總算可以閑下來在辦公室上會網。老王早就坐好了。當然不能時間長了,時間長了容易被發現。他們得到學生中間去溜一圈,嗬!家長們真不少,他們恰似魯迅筆下的看客一般望台前擠,坐在台下的學生也被擋住。尚校長幾次喊話,家長們無動於衷。一眼瞧見小木,就讓小木進去攆開家長,維持秩序。小木苦笑,“俺們給你攆不開。”尚校長轉身自己擠進去,笑臉,“咱們家長們往後些,擋住了孩子們的視線。”家長們有所收斂,誰知,他一轉身,家長們又一擁而前。尚校長又叫老王維持秩序,效果仍舊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