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是一年好風景,無限風光在眉山。一個春意盎然、陽光明媚、萬裏無雲的午後,涼風習習,輕輕地吹拂著老楊柳從高空中直直垂下來的枝條。
好一個“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
那上麵生長出了點點嫩芽且細長細長的柳枝綠裏泛著淡淡的黃色,在微風中不辭辛苦地搖啊搖......搖啊搖......
時不時的,有些許毛毛絨的柳絮從一絲又一絲的枝條上緩慢地飄落下來,在正要接觸到地麵的那一瞬間,又被風兒輕飄飄地吹捧起來。柳絮在風力的作用下,漸漸地往上浮起,不一會兒功夫,便飛向了空中。
“白雪紛紛何所似,撒鹽空中差可擬,未若柳絮因風起”。一團團乳白色的絲狀柳絮彌漫在遠處的高空中翩翩起舞,在太陽的照耀下,顯得格外清晰溫柔,就像是下了一場鵝毛大雪似的,很容易給人帶來冬天裏看雪的愉快心情!盡顯眉山特有的初春之意。
可惜,這都隻是暫時的。等風一停,那又得從幻想中的冬天裏回來啦。失去了浮力後的柳絮紛紛從高空中陸陸續續的往下落。有的回到了原先生長自己的枝條上去,而有的卻旋轉著飄向遠處,還有的則直接落到了人的頭發上來,讓人更加直觀地感受眉山人特愛的“柳絮弄人”之樂。
這時候,柳樹下站著一個二十出頭的青年,他是陳家的長子,名叫陳晨。一件修長寬鬆的淡藍色休閑長褲搭配著上身略微偏大一碼的粉紅長袖襯衣。上上下下,簡單樸素的修飾襯托出一米八的身材不免顯得高大偉岸起來,無時無刻不傳遞出當年亞曆山大身上才有的那股頂天立地的穩妥的安全感。
這樣的身高在眉山可算是少有的了。因此,自他成年以來便遭遇了和兩千年前的孔老夫子一樣的尷尬,所謂“長九尺六寸,人皆謂之長之而異之”。
剛洗過還未幹的黑發淩亂的盤散在前額上,高挑的鼻梁在白皙冷峻的錐形臉龐上張揚地凸起,不知道的還以為是俄羅斯人呢。一雙烏黑的眼睛藏在濃密且長的睫毛下,裏邊裝的滿是塵世間的柔情與詩意,無不透露出他的與眾不同。
朋友們大抵都知道他也是個如林黛玉般多愁善感的男子。
單薄的紅唇緊閉在一起往上微微抿起,毫無疑問,勾勒出一幅成熟,自信的男子形象。這樣,顯然給了旁人一種不容玩弄、一絲不苟、又一身正氣美好的印象。
可是他刻意解開了襯衣上端的紐扣,肆意將塊狀的胸肌袒露出來。加上腳上勉強套著的一雙幾年前穿破了的舊拖鞋,不可否認,眉山地區常年溫熱,輕裝便衣倒也挺普遍,不過像他這樣的畢竟還是少有。由此,不難看出他又是一個不拘小節、百無禁忌、隨心所欲的放蕩君子。
陳晨身旁便是一顆粗壯的老楊柳,腳下盡是一整片一整片的青草,綠油油的草色從柳樹底部向四周延伸開來。看得出這都是不久前下過滂沱大雨後才破土而出的第一批春草,雖然已經過了“淺草才能沒馬蹄”的“年齡”,但長出土層還沒多高,也就剛好能蓋過兩個重疊的馬蹄罷了。倒也緊湊著生長得特別稠密。
如果彎下腰來仔細些看的話,不難發現草叢中稀稀疏疏的,還有幾株娃娃紫生長在其中。一根根紫色的纖細花柄分別托著一朵朵更紫的水嫩花蕾,藏在青草間,構成一幅實實在在單純的色彩圖。
娃娃紫是一種花,它在開放時花朵呈紫色,花瓣可以用來泡水喝,有專治風濕的特效。眉山這地方冬暖夏涼的,一年四季氣候濕度較大。相對於別處而言,生活在這裏的人們患風濕病的頻率很高。因此,娃娃紫自然也就成了當地人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醫療藥材。
更重要的是娃娃紫泡開後的水會從原先淡淡的紫色逐漸變成黃色,最後竟出乎意料地變成了半透明的綠色。這裏邊還埋藏著深厚的科學原理呢!
大人們老喜歡在拿娃娃紫泡水的時候,“欺騙”小孩兒說是給表演魔術,什麼色彩變化之類的假話來哄小孩兒開心。這每每讓年幼的小孩信以為真而歡喜不已。
而且娃娃紫泡的水,喝起來味道堪比蜂蜜一般十分甜美可口,曆來都是孩子們的最愛。自然娃娃紫本身也就是孩子們的最愛了。而眉山人習慣將小孩兒喚作“娃娃”,於是人們才給它取了“娃娃紫”這個通俗易懂的好名字。
管他紫不紫,娃娃不娃娃的。陳晨可不會凝聚心思來欣賞分析這些從小就已經融會貫通的地方常識。他隻是心不在焉地尋視著腳下的青草以及青草間的娃娃紫。來這裏已經有好一會兒時間了,他看得見這裏有的是樹影下一大把一大把嫩綠的青草,自己隨意挑一塊合適的地方,盤腿坐在軟綿綿的青草上去休息是再好不過的了,可是他就這麼一直站著,沒有坐下去。
兩年前那件“綁架事故”後,大家都知道了陳晨是個熱愛花草樹木的人,絕對不容許別人傷害家鄉的一草一木。不過,這次可不是因為他心疼踐踏花草,那是……
他約了一位兒時的老朋友來這裏敘舊,在見到朋友之前,總感覺心裏很是莫名其妙的難受。試想,就算昏庸暴政的路易十六見到了披堅執銳的拿破侖,也未必會這樣心裏七上八下亂糟糟的吧。沒有人知道為什麼,反正就是有一種小老鼠即將與花貓會麵的忐忑不安。
他抬頭朝天深深地吸了一口氣,一口新鮮泥土混合各種草木香味的氣息,差點兒讓他陶醉了。然後兩腳分開,抬起雙手在空氣中耍出一幅排練八極拳的架勢,試圖讓自己安然平靜下來。
在古代外邊人都說巴蜀不毛之地,窮山惡水出刁民。眉山自古就是一塊習武之地,至今流傳下來的各種流派和武館隨處可見。據說明朝的秦良玉小時候就曾在眉山拜師學藝,後來才成為了威震四海的巾幗英雄。
方才陳晨使出的八極拳是綜合了古巴蜀各門各派的武道,並且經過眉山青城派一番精心改創而成的。這裏的人們並非個個都是將門之後,練武之才。不過受傳統風氣的影響,多數人生來就有習武的愛好。
何況,眉山是盆地氣候,終年濕潤涼快的氣候適宜人們習武,同時習武也有利於人們在濕熱的氣候中強身健體。這樣一來習武練功雖並非什麼必修之課,卻也算得上是當地人最重要的業餘生活了。久而久之便成為了眉山彩色傳統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