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從西柏坡到香山(1)(1 / 3)

西柏坡是太行山東麓的一個小山村。從1947年到6月起由於陸續駐進了一個叫“工校”的單位而名揚世界。在這個“世界最小的司令部”裏,以毛澤東為首的中國共產黨人取得了解放戰爭戰略決戰的偉大勝利。1949年3月,中共中央首腦機關和毛澤東離開西柏坡,向北京進發。於是,在北京西郊秀麗的香山,便有了與共和國誕生密切相關的一段故事。

1.離開最後一個農村司令部

1949年3月的一天,中共中央的所在地——西柏坡的周圍高射炮瞄準了天空,以防敵機來犯。同時,中國共產黨幾乎所有的黨政軍高級首長都雲集於此,聆聽他們的領袖毛澤東描繪新中國的藍圖。共產黨人就要離開農村進城了。

1.1西柏坡群賢畢至

西柏坡是一個小山村,位於河北平山縣境內,距離石家莊近200華裏。它依山傍水,滹沱河水從村前急促地流過。沿著舉滹沱河西上,就是魏魏的太行山脈,順河東下,則是著名的華北大平原。

從自然條件上看,這是一個很普通的落後閉塞的鄉村,但中國革命賦予它偉大的曆史意義。1947年6月,劉少奇、朱德率領中央工委進駐於此,進行中央委托的工作,對外稱“工校”。1948年3月23日,毛澤東、周恩來、任弼時離開陝北楊家溝,從吳堡川口渡過黃河也來到此地,中共中央便設在這個小村。從此,這個小山村成了解放戰爭的戰略決戰總指揮部,並取得了決定性勝利。

1949年3月5日至13日,在西柏坡村,中國共產黨召開了第七屆中央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這次會議是共產黨自抗日戰爭以來舉行的第一次中央全會,也是解放戰爭期間召開的惟一的一次中央全會。

會議開始之前,各地區各戰場的黨政軍首長,都陸續到達西柏坡。其中有董必武、林伯渠、張聞天、彭德懷、賀龍、鄧小平、李先念、王震、習仲勳等。他們有的乘火車到了石家莊,然後換乘汽車再到西柏坡,有的則是直接乘車汽車抵達。

這次聚會有著振奮人心的熱烈場麵。中國共產黨的高級軍政首長一個個都興高采烈,眉開眼笑。長期的戰爭環境使這些親密的戰友、同事很難見麵,久別重逢的喜悅表現在每個人的言談舉止間。他們也為戰爭的勝利而由衷地高興:短短的幾個月內,就打了三個大戰役,消滅了國民黨主力部隊150多萬人,解放了半個中國。

西柏坡這個彈丸之地一下子迎來了幾乎全部中共高層精英,顯得有些擁擠。來開會的中共領導人一般都是好幾個人住在一個屋裏,住宿條件很差。但這些領導人早就參觀過中共五大書記的簡陋住房,紛紛表示:“毛主席還住那麼一個小平房,我們這樣住,也就很好了。這比在長征路上露宿和在戰壕裏睡覺,已經強百倍了。”

與那些住在深宅大院、錦衣玉食的國民黨將領相比,共產黨軍隊的領袖們是多麼的質樸和爽快啊!就是這些睡大鋪的“老粗”在戰場上真刀真槍地打敗了衣冠楚楚的國民黨將軍,把蔣介石趕上了長江!

在會前的幾天裏,來開會的領導同誌們還接受了身體檢查。在戰爭年代,這些戒馬倥傯的將軍們,難得有機會歇息幾天、接受醫生的檢查。將軍們還對東北戰場上繳獲的防空高射炮發生了興趣,這些高射炮是為了保護首長們的安全而布置在西柏坡周圍的。

3月5日,在西柏坡的機關食堂裏,大會正式開幕。毛澤東主席和朱德總司令的畫像掛在會場正麵,兩邊是以鐮刀斧頭為標誌、寫有“中國共產黨”字樣的紅旗,會場前麵,擺了幾排長桌,桌上鋪著雪白的桌布,整個會場布置得整潔、樸素而莊嚴。

參加七屆二中全會的中央委員34人,候補中央委員19人,中共中央及有關方麵負責人12人,共計65人。他們是: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朱德、任弼時、林伯渠、董必武、康生、張聞天、彭德懷、林彪、李富春、饒漱石、李立三、張雲逸、賀龍、陳毅、蔡暢、鄧小平、陸定一、曾山、聶榮臻、鄧子恢、吳玉章、林楓、滕代遠、張鼎丞、李先念、徐特立、譚震林、王明、廖承誌、王稼祥、陳伯達、陳小敏、王首道、鄧穎超、譚政、程子華、王震、張際春、烏蘭夫、李葆華、王維舟、萬毅、古大存、馬明芳、呂正操、羅瑞卿、劉子久、王從吾、習仲勳、劉瀾濤、李井泉、楊尚昆、傅鍾、李維漢、李濤、胡喬木、安子文、楊立三、陳剛、劉少文、高文華、廖魯言。

中央委員中有10人、候補中央委員中有9人因不能離開工作崗位而未到會。廖承誌、承稼祥、陳伯達及這次未到會的黃克誠四人,是這次全會由候補委員遞補為中央委員的。

1.2毛澤東繪製新中國藍圖

會議由毛澤東主持。這位中共最高領導人今天特別高興,他身穿新棉衣,邁著穩健的步伐,麵帶笑容走進會場。他的親密戰友和部下以熱烈的掌聲歡迎他的到來。長時間的鼓掌後,中共中央毛澤東、朱德、劉少奇、周恩來、任弼時五大書記便在主席台上落座。毛澤東在當天作了極其重要的報告。朱德、劉少奇、周恩來、任弼時等27人先後在會議上發了言。會議著重討論了毛澤東的報告,通過了相應的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