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初創企業的管理問題(3)(2 / 2)

以我們的經驗,我們應該請什麼樣的人呢?我深切地體會,不是我不喜歡那些海外回來的人,但是我感覺最好的、最合適的,是那些在中國的外企確實運作過企業,有過多年豐富經曆的經理人。我認為,這才是最佳的選擇。而不是要去看他是不是哈佛的工商管理學碩士,或者是不是斯坦福的哲學博士。其實我們也請過在國外的學曆背景非常顯赫,但是沒有很好經驗的合作夥伴,事實上他們成了我們很好的顧問。他們可以給我們提出很好的建議,但是他們並不知道怎樣去運作一個公司。反過來,一個在惠普,在國際商用機器公司,在微軟幹了五年八年的經理人董事,他可能不是工商管理學碩士,但是他會給你的企業帶來特別大的價值。

最後我想再講一點掙錢的問題,這也是大家都關心的。我從1996年開始做因特網,我就已經很清楚地知道在中國做因特網怎麼去掙錢。一個很簡單的方法,就是你分清你的客戶和用戶。在傳統領域,你的用戶就是你的客戶,你就從他身上掙錢。但是在互聯網階段你的用戶未必是你的客戶。我們講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在中國軟件界最熱鬧的公司是金山、實達、銘泰,但是他們這樣的公司可能做一年的收入還比不上你不知道的係統集成公司或做企業生意的公司一單的收入。大家可以看到用友是一個掙錢的公司,用友是做企業生意。所以說在中國IT業,包括因特網這個領域,我相信最大的購買力永遠是企業購買力,而不是個人購買力。所以說。在中國你可以把個人定位成你的用戶,通過各種免費的服務和產品去盈得這種用戶的口碑,去建立你的品牌,但是在建立你的收入模式的時候,我希望一定把你的客戶定位在企業身上,你要想辦法去為企業創造價值,同時掙企業的錢。我想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大家經常談到BtoB,實際上現在在美國BtoB隻是一個很廣泛的概念,而不是像阿裏巴巴這樣做一個中介,為企業和企業之間提供生意。實際上你隻要是一個公司,為企業服務,那麼也是一個BtoB的概念。所以我們1996年提出一個口號,就是在因特網上出名,在因特網上掙錢。通過這幾年的事實證明應該說這個方向沒有錯。

最後今天我想感謝創網(Zero2IPO.com)給我這樣一個機會跟大家在這裏做一個交流,我在這兒就不給大家多介紹我們的網站了。我希望大家不管三七二十一到我們的網站看一看。最近我們的網站還會推出一些很酷的產品,我希望和你們合作,並且希望你們通過3721建立你們的網上品牌。

謝謝各位。

【本文為為周鴻偉先生2000年夏在創網(zaro2ipo.com)所作的發言。本書在選用時略有刪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