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奇茶大紅袍(1 / 2)

公元907年,泱泱的大唐王朝走到了盡頭,群雄逐鹿的五代十國正式開始了。福州總兵鐵飛龍一看機會來臨,便改旗易幟,自領福王。鐵飛龍搖身一變,也成了一方的霸主。

王審之是鐵飛龍手下的大將,若論文韜武略,他遠勝鐵飛龍,嫉賢妒能的鐵飛龍對王審之非常忌憚,找個理由,便罷免了他的兵權,給了他一個司農的職位,命他主管福建境內的茶葉生產。

王審之的拜弟羅嘯天看不慣鐵飛龍行事的卑鄙,他找到王審之,苦勸他領兵造反,奪了鐵飛龍的福州城。可是都被王審之婉言回絕了。羅嘯天一氣之下,領著100多名心腹離開了福州城,最後不知所蹤了。

鐵飛龍當上福王後,巧立名目,大肆搜刮,福建老姓的生活變得更加艱難了。福建是個窮地方,老百姓賴以生活的就是茶葉。福建產茶最多的地方就是武夷山。武夷山的山中有一個九龍窠,九龍窠是一座刀削斧剁般的懸崖峭壁,在懸崖之上生長著三株岩茶。每當陽光照射茶樹時,茶葉那微微泛紅的芽頭便紅燦燦的十分耀目。這三株奇茶生在岩石間,終年有細泉浸潤。茶葉滋味極其獨特,被當地的人稱為大紅袍。

三株大紅袍岩茶,每年所產茶葉僅十多兩而矣,這人間難得一見的奇茶就是曆朝皇帝的貢茶。

在九龍窠下麵有一個天心觀,天心觀的觀主冷雲道長就是采禦用茶的道人。

由於大紅袍岩茶生長在懸崖峭壁間,人莫能攀,冷雲道長就訓練了兩隻小白猿,去采那大紅袍岩茶。今年風調雨順,年景不錯。冷雲道長養的那兩個小白猿采來了一斤八兩的大紅袍。可是還沒等他派弟子將茶葉送往長安,唐朝就滅亡了,這大紅袍岩茶竟一下子沒有了主人。

冷雲道長手捧岩茶,正在躊躇的時候,武夷山下石橋縣的縣令接到大司農王審之的公文,王審之命他派遣精幹人員,將貢茶給福王鐵飛龍送過來。

可是牛知縣派人第一次送茶,大紅袍岩茶還沒等離開武夷山境內,便被鬼哭峽的山匪孫黑虎搶去了。

石橋縣牛縣令得到消息,急忙調集了五六百名兵勇,攻打鬼哭峽,可是鬼哭峽地勢險要,易守難攻。石橋縣的兵勇們還沒等殺進峽穀,就被峽穀的穀頂冰雹一樣的亂石砸了出來。

牛縣令隻好找到了冷雲道長,求他給拿個主意。冷雲望著鬼哭峽的方向,說道:“貧道去找山匪頭目孫黑虎,陳說厲害,希望他們能夠懸崖勒馬,將大紅袍原封不動地還回來!”

孫黑虎就是個殺人不眨眼的魔王,叫他把到嘴的肥肉再吐出來,這恐怕有點一廂情願了。

冷雲隻是說了一句——無妨,然後簡單地收拾了一下,直奔武夷山的鬼哭峽而去。牛縣令看著冷雲道長瘦弱的背影,也是忍不住地連連搖頭。

令牛縣令沒有想到的是,第二天一大早,冷雲道長就回到了天心觀,坐立不安的牛縣令一把拉住他的胳膊,急問道:“那貢茶討要回來了嗎?”

冷雲解開背後那個濕漉漉的布包。打開布包,裏麵竟是一堆被山匪們用鐵鍋煮過的大紅袍茶葉。

這些山匪太可恨了,他們得到大紅袍貢茶後,便把茶葉全都放到鐵鍋裏,然後生火加水,煮出了一大鍋茶湯,一人一大碗“咕咚咚”地喝掉了。

現在貢茶以毀,牛縣令當時就傻了,現在別說是官帽子,自己的腦袋恐怕都保不住了。

冷雲道長“嘿嘿“一笑道:“還沒有到山窮水盡的時候,我還有最後的一招,也許就能化險為夷啊!”

一般的茶隻能泡到三至四次。最好的茶葉泡到第五六道水的時候也就沒有茶味了,可是大紅袍卻神奇非常,他泡到第七道水的時候,依然茶湯金黃,茶香襲人。

冷雲道長的意思竟要把山匪喝過的殘茶重新炒一遍,然後再把加工過的殘茶給鐵飛龍送過去。

石橋縣知縣為了保命,也隻有如此這般,鋌而走險了。大紅袍殘茶被冷雲道長重新加工,從外表上看,你真的看不出這茶葉已經被人泡了一遍。做了假的大紅袍就被牛縣令派兵送到了福州城。

鐵飛龍一嚐大紅袍的味道,不由得連聲喊好,他不僅大大誇獎了王審之一通,還賜給石橋縣和天心觀許多金銀財物。看到了賞賜的財物,冷雲道長懸在嗓子眼的心,這才算落到了肚子裏。

一轉眼,又到了第二年的采茶季節,因為今年開春幹旱,這次大紅袍隻收到了成品一斤六兩。石橋縣的縣令有了上一次的教訓,他集結縣裏精幹的兵勇,將采來的新茶又一次送到了福州城!

可是鐵飛龍喝罷新送的大紅袍,他“砰”地把茶碗丟到了地上,叫道:“大膽,竟敢用假茶來騙本王,來人,將送茶之人都給我抓起來,關進監獄!”

上一次的大紅袍被山匪頭目孫飛虎煮過,味道減淡了很多,這次的大紅袍是新茶,那味道自然不同。鐵飛龍派兒子鐵延親自調查此事,鐵延和王審之一起,領著500名福州兵將,浩浩蕩蕩到石橋縣興師問罪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