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末年,遼東郡的驃騎將軍邱逢道英勇善戰,因為抗擊後金人的進攻,他在醫巫閭山下中了埋伏,被後金人的毒箭射中後,便以身殉國了。
邱逢道的遺體被送到了鎮北縣,鎮北縣的牛縣令為了表示對邱將軍亡靈的敬意,他當即貼出了告示,命令全縣百姓為之治喪。一時間全縣上下素縞一片,邱將軍的靈棚,就高搭在鎮北縣縣衙的大門口。
牛縣令不惜血本,一口氣雇了四夥鼓樂,輪番吹奏。牛縣令的意思是停靈七七四十九天,然後再為邱將軍風光大葬。
牛縣令一麵叫僧道念經,超度邱將軍的亡靈,一邊著手準備在縣外的西山修建一座祠堂,可是誰能勝任祠堂的監工呢,牛縣令決定張榜招賢!
牛縣令的招賢榜貼剛出去,張神手和木匠王兩個人就到縣衙應征來了。張王兩個人都是本縣最有名的木匠,他們說自己的手藝本縣第一,都想接下這個監工的任務!
牛縣令一見他們兩個爭得麵紅而赤,眼珠一轉說道:“二位,你們一人給半縣製作一把椅子,誰製的椅子令本縣滿意,修建祠堂的監工便是誰的!”
張神手聽牛縣令說完,他嗬嗬笑道:“本木匠6歲的時候,便會打製椅子了,不用比,這個監工一定是我的!”
木匠王冷笑道:“俗話說得好——是騾子是馬,拉出來溜溜,誰當監工,咱們手藝上見!”
牛縣令取出木材,張神手和木匠王各自拿出了锛鑿斧鋸,隨著鋸末飛雪,刨花頻落,一個時辰後,兩把椅子便被製作成功了。
張神手製作了一把時下流行的一統碑式靠背圈椅,這把圈椅製作精美,背板,搭腦,兩棖皆為鉚榫連接,接縫處,緊密結合,不容行針。而木匠王製作的是老式的太師椅,這把椅子和張神手製作的椅子比起來,就顯得有些古老俗氣,不合時宜了。
牛縣令打心眼裏喜歡張神手的手藝,他假裝圍著兩把椅子轉了一圈,然後說道:“兩把椅子比較起來,還是一統碑式的圈椅精致一點,我看修建祠堂的監工之職,就非張木匠莫屬了!”
張神手還沒等領受牛縣令監工的腰牌,木匠王卻“嘿嘿”一笑道:“牛大人,您將這兩把椅子放到臥室中,今晚仔細地看一看,聽一聽,明天一大早,再做最後的決斷如何?”
張神手瞧著胸有成竹的木匠王,他心裏也是納悶,難道木匠王真的有什麼過人的手段?張神手看著木匠王那把古拙的椅子,他忽然想明白了。這個木匠王手藝不如自己,他一定想在晚上偷偷來到縣衙,給牛大人送上一份厚禮,跟他搶奪那個監工的位置。
張神手越想越覺得是那麼一回事,他當晚就搬了一把椅子,門神似的坐在了縣衙的門口,要知道,一個木匠,在本地的名氣再大,也不過是能多賺一些銀子,養家糊口而已,但是修建邱將軍的祠堂卻不一樣,因為,那畢竟是青史留名的大事。
張神手大瞪著兩眼,一直堅持到第二天天光大亮,牛縣令再一次見到兩個人的時候,他鄭重地說道:“經過本大人一夜的比對,還是木匠王的手藝略高,這個監工之職,就是他的了!”
張神手眼看著監工的青銅腰牌落到木匠王手裏,他氣得脖紅臉粗,大聲叫道:“牛大人,我不服!”
牛縣令一說監工易主的原因,張神手當時就愣住了。張神手和木匠王兩個人的手藝不相上下,可是張神手製作的椅子,一整晚竟“嘎嘎”地連響了七八次,而木匠王製作的椅子,卻安安靜靜,仿佛擺了很多年的老家俱一樣。
新製的家俱,新修的房屋,木材的接縫處,經常會發出“嘎嘎”的響聲,這個是無解的毛病,木匠王怎麼就能使椅子消聲呢?看來他一定是有絕招呀。
木匠王接過了監工的腰牌,他對牛縣令躬身說道:“縣令大人,修建邱將軍的祠堂,工期緊,任務重,恐怕我一個人完不成!……”木匠王想邀請張神手通力合作,共同完成修工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