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會的組織下,每年都有義勇軍向北方進發,討伐異教徒以及他們的主子“邪神”——第一次的名正言順讓教會幾乎欣喜若狂,每一刻幾乎都有文采與激情兼備的文章麵世。
即便教會的筆杆子吹得聲嘶力竭;即便在之前的決戰中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每一次的出征仍舊無甚進展。
敵我的數量懸殊,所以隻能將原因歸咎於軍備上——這些東西不止太少,而且太弱了,所以才會顯得不堪一擊——幾乎所有的人都那樣說。
於是禁運令被冷藏——期限是到最終勝利的那一天。至於是否會到來,誰知道呢。
這也不是什麼重點。
關鍵是,對於武器的限製再度被放開。隻不過這一次,連帶武器研發的限製也一同被解除了。這意味著歡欣鼓舞的人又多了一群。
這樣的好事真讓人羨慕——如果有誰抱著如此的想法,敬請自便。
“為了神的名義而戰”,要讓人相信這種鬼話,還不如去相信花花公子的忠誠誓言。
兵備品的數量太大了,而且根據品質的好壞,能分出來的檔次更是五花八門——除了每天泡在鐵器鋪子裏,呼吸的空氣都帶著鐵屑渣子的工匠們,無論是誰接手都會頭痛不已。
更要命的是,販賣這種東西,根本無利可圖。
從礦藏豐富的原產地采購,然後沿途運過去賣掉,雖然關卡都不會打這類貨物的主意,扣去運費的話根本賺不到什麼錢——如果能夠大批量采購的話例外。話說回來,能夠做到這個地步,就是無論經營什麼都無所謂的大豪商了。
微薄的利潤讓對此感興趣的人也少了許多,於是整個行業出乎意料得井然有序,即便偶爾有不實相的——比如弗裏德這樣突然□□來,額外的數量也會在接下來的戰爭中很快消耗掉。神的號召簡直比天氣預報還要雷打不動——就連太陽也會在下雨天閉門謝客。
也就是說,會靠這種買賣來謀生的,都是不愛作非分之想的老實人——大豪商照例除外。
但是,對於弗裏德來說,這樣的狀況卻是再好不過。
如果沒有突遭劇變的話——
讓老實人都開始蠢蠢欲動的劇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