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帝向眾人說明了今天召齊眾人的意思,是想為青鄴國立一位護國公主,底下一時炸開了鍋,都紛紛猜測皇帝屬意的是誰。

護國公主在青鄴國有著重大曆史意義的,沅泱大陸本為一個整體,後來由於皇室三兄弟的矛盾,內戰不斷,當時的皇帝怕三個兒子自相殘殺,被迫分成三國,大皇子掌管的沅泱帝國擁有著一定的支配權利,這才使內戰平息,免遭覆滅。

一開始三國和平相處,這種祥和很快被扭曲,開始暗中較勁,比財力,物力,還有比誰的妃子貌美,不知經過了幾代人的傳承,這種較勁更加肆無忌憚,比的是國力和武力,以及殘殺兄弟手足的狠力。而那一年,青鄴國有位公主名為青蓮,人如其名,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那時的青鄴國的皇帝名為青煞,人如其名,煞氣很重,如鬼魅一般狠厲,比起曆代來都要狠絕,由於他的殘忍手段,致使天怒人怨,百姓怨聲載道,江湖想要皇帝首級的俠義之士,比比皆是,加上沅泱帝國提出想要接手青鄴國,化解民怨的通牒,內憂外患。

青蓮被迫臨危受命擔任三品護國公主的身份,與當時太子一起,重塑朝堂和後宮風氣,撥款免賦,樂善好施,力爭在半年之內扭轉當前形勢,青蓮對上敢言敢諫,對待下又無比親和。一時讓她和當時的太子名盛一時,青煞死後,年輕的太子順利即位,青蓮依然保持著當初的行事作風,一時風評蓋過當皇上的弟弟。

青蓮原本打算孤苦一生,不成想,緣分來臨,與人成親,生下一兒子,和駙馬也過了一段幸福平和的日子,可是民間不知何人何時開始散播謠言,傳到宮中,說是青蓮之子乃是紫微星轉世,乃黃袍加身命格。

一石激起千層浪,本就對世人愛戴青蓮多過於自己這個帝皇的事感到厭煩,功高蓋主,又出現這種輿論,皇帝在第二天便讓國師散布新的謠言,說是青蓮之子乃是妖星轉世,將來必會禍害世人,未免將來釀成大錯,就讓他皈依我佛,長伴青燈,護國公主不得探視。

之後那孩子去了靈岩山太清寺,是死是活,無人知,青蓮也在兒子出家之後就一病不起,最後香消玉殞。

青瑤陸陸續續的聽完他們的談論,對這護國公主的來曆也了解個大概。對她的事跡即欽佩又可悲,因為下場實在不好,兒子是她的命。不管她對青鄴國做了多少貢獻,隻要當朝皇帝感到你是個威脅,你再忠心耿耿都逃不過個死字,多麼可悲的命運。

青瑤沒來由的感到壓力,護國公主,多麼好聽的職位,還是三品,讓我來當這個頭銜,青帝一定有著打算,難道他想讓我和青劍君就像青蓮和當時的太子一樣,一開始互相扶持,最後悄然死去。

嗬,隻可惜,我不是青蓮,沒有那麼高尚的情懷,我,充其量隻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而已。

當青帝說出他想立的人的名字時,大家都把目光投向青瑤,有不解的,有不滿的,也有嘲諷的,蒼醒鈅和永安王是沉思的。

“皇上,萬萬不可,三思啊,皇上。”元丞相首先出聲反對,他是有私心的,護國公主有權利管理後宮,包括公主們和公主生下的子女,而自己的兒子成為六駙馬,六公主這一胎一舉得兒的話,就是長孫,依著皇上高興,封個皇太孫也不無可能,那他們元家自然永盛不衰。

然而護國公主可以諫言,直接影響皇帝的決斷。

丞相帶頭,一時群湧而起,紛紛表示反對,真是亂成一鍋粥。

“朕今日不是來和愛卿們商量的,朕已經做了決定,聖旨都擬好了。”青帝怒容呈現,“周公公,宣旨。”

皇帝急了,下麵自然鴉雀無聲,全都跪下聽旨,那叫一個無可奈何,青瑤心裏直樂,讓你們看扁我,果然權利好東西,瞧那九五之尊,坐那高處,不說話都能高人一等。

官大一級壓死人,而自己是跳級的,那感覺倍兒爽。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五公主青玉瑤,毓秀鍾靈,賢淑大方,品貌出眾,文武兼備,有青蓮之才,應當委以重用,特賜三品護國公主,一切禮儀從簡,殿前賜封,即刻上任,賜流水劍,入主天一閣欽此。”

“玉瑤謝父皇隆恩,吾皇萬歲萬萬歲。”青瑤叩首,雙手接過聖旨,內心激動不已,不知道這是塊香餑餑還是燙手山芋,有青蓮之才可把自己慚愧的五體投地,我恐怕連她腳趾頭都比不上。

周公公見她跪著不動了,想她一定是世麵見少了,於是提醒她起身步上幾層台階,站在青帝之下的台階邊上,麵向文武百官,雙手恭敬托著聖旨,此時百官高喊,“吾皇萬歲萬萬歲,護國公主千歲千千歲。”

那叫一個眾人皆跪,我獨站,啊不對,還有一個坐著,那就是青帝,另外仔細看,角落裏還有一個站著,略低著頭,右手握拳放在心髒位置,這是以示衷心的方式,他是皇叔,自然不用給公主下跪,除非她的身份更高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