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項羽的軍隊有四十萬人,而劉邦的軍隊隻有十萬人,形勢對劉邦非常不利。項羽的叔父項伯,是劉邦的重要謀士張良的朋友。他怕張良跟著劉邦送死,連夜路去勸他逃走,張良就陪項伯去見劉邦。經過張良和劉邦的解釋,項伯答應從中調停,並叫劉邦第二天親自到鴻門去向項羽謝罪。
第二天,劉邦帶了一百多隨從人馬來拜會項羽,終於取得了項羽的諒解。當天,項羽留劉邦一起喝酒。席間,項羽的謀士範增讓項羽的堂弟項莊以舞劍助酒的名義刺殺劉邦。項伯也拔劍起舞,以身體掩護劉邦。
張良見形勢不妙,便到營門外麵找到與劉邦同來的將領樊噲,並通報了席上的情景。樊噲立刻一手握劍,一手拿盾牌護身,衝進營門,拉開軍帳的帷幕,睜大眼眼看著項羽。他惱怒得頭發上豎,連眼眶也都要裂開了。
項羽見了樊噲,忙按著劍,挺直上身問道:“這個人是在做什麼呀?”
張良回答說:“這是沛公的參乘樊噲。”
項羽這才放下劍把,說:“好一位壯士!賞他一杯酒喝!”
在旁侍候的人聽了,馬上給他一大杯酒。樊噲拜謝後,接過酒來一口喝幹。項羽又說:“賞他一隻豬肘。”
在旁侍候的人立刻給樊噲一隻生的豬肘。樊噲先把盾牌放在地上,再把豬肘放在盾脾上,拔出劍,一塊一塊地切下來吃。項羽看了讚道:“真是壯士!還能喝酒嗎?”
樊噲說:“我連死也不怕,區區一杯酒算得了什麼!我還有幾句話奉勸大王:從前,秦王殘暴得像虎狼一樣,殺人惟恐不多,處罰人惟恐不重,因此天下的人都反對他。楚懷王跟起義的將領約定說:‘誰先攻破秦軍進入鹹陽的,就當秦王。’現在沛公先攻破秦軍,進入鹹陽,城裏的東西一絲一毫也不敢動,等待大王到來。他派遣將士守住函穀關,原來是防備其他的隊伍進出,怕發生意外。沛公這樣勞苦功高,不但沒有封侯的賞賜,大王反而聽信小人的話,要想殺有功的人,這是在繼續走秦朝敗亡的道路。我認為,大王不應該這樣做啊!”
項羽聽了樊噲這席話,無話可答,隻說了聲“坐吧”。於是,樊噲就在張良旁邊坐下。
席間,劉邦趁上廁所時機和樊噲不辭而別返回漢營,避免了殺身之禍,叫張良把白璧和玉鬥分別交給項羽和範增,範增卻把給他的玉鬥摔得粉碎,因為他知道,放劉邦回去,無疑是放虎歸山,可這一切都無法挽回了。
犧牲車馬——為保將帥。吸鐵石不吸鐵——沒詞(磁)了。
吸煙燒了枕頭——怨不著別人。希特勒殺猶太人——滅絕人性。稀飯倒進口袋裏——裝糊塗。
稀飯鍋裏下鐵球——混蛋到底。
稀狗屎貼牆——糊不上。
稀裏糊塗推出去——敷衍了事。
稀泥巴——扶不上牆。
稀泥糊牆——白費勁。
稀泥抹光牆——敷衍了事。惜錢有病不醫——枉屈。膝蓋上綁鏡子——走著看。
膝蓋上打瞌睡——自己靠自己。
膝蓋頭穿襪子——不是那一角(腳)。
膝癢搔背——處事不當。溪坑裏的鵝卵石——精光溜滑。
溪水遇到了攔路石——繞道而行。蟋蟀不咬螞蚱——一塊地裏貨。
蟋蟀鬥雄雞——各有門道。
蟋蟀無毛——難過冬。犀牛人海——無消息。錫茶壺——沒詞(瓷)兒。
錫片兒——鐵青。
錫鑄的槍頭——說彎就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