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早上,秦歌家的早餐是紅豆粥配蘿卜幹,再加上一大碗蒸蛋,蒸蛋上麵撒上少許青蔥,滴上幾滴芝麻油,好香,秦小鬆和葉言看著流口水。

芝麻油是上次秦歌賣完茶葉蛋去買紅綠豆看見的,這邊因為地多,家家戶戶都會開墾出一小塊地種芝麻,芝麻可以換香油也可以做很多小吃,還可以做芝麻鹽,家裏窮一點的就用芝麻鹽拌飯吃也很香。

但是受天氣影響特別大,好的時候種出來的芝麻比較多,不好的時候一分地都收不了10斤芝麻,就夠自家吃的,還得花費很多人力和肥料。但還是好多人家種,種的不多就是,一般都是種一分地。

這邊香油25文錢一斤,秦歌買了一斤回來,前段時間太忙,差點都忘了。看見兩個小的值咽口水的傻樣就想笑。

早餐吃飽喝足後,秦歌和秦爹去木匠家搬家具去了,新的家具都已經打磨好了,還上了一層清漆,看上去還挺清新的。

葉欣和兩個小的就呆在家等著鐵柱和鐵柱阿姆一起上山去采雞油菇。其實在清泉山村,大部分老一輩都知道蘑菇可以吃,也可以分辨一小部分,年輕的哥兒很多都不知道,知道的也很難分辨有沒有毒,所以老一輩很少會叫年輕的哥兒去采蘑菇,怕采到毒蘑菇,很多年前就發生過這種事,重者命案,輕者隻是拉肚子。

秦爹看著擺在家裏的新家具開心不已,一整天都是笑眯眯的,秦歌看著也舒心了不少。老家具就直接扔柴房當柴火燒好了。

今天中午秦歌做飯,整理櫥櫃的時候發現還有一瓶以前秦叔送的豆瓣醬,估計是秦叔看著他們爺三個不怎麼做飯的情況送了瓶豆瓣醬拌飯吃。

中午做了個麻婆豆腐,買了幾塊豆腐,加入些許廋肉,再加點青辣椒切成小段,和蒜,放入豆瓣醬,香噴噴也,在做了個茄子燒肉,韭菜炒雞蛋再加個葫蘆瓜,葫蘆瓜很大,中午肯定吃不完,剩下的晚上吃,再炒個青菜就夠了。

果不其然,大家對麻婆豆腐讚不絕口,兩個小的把最後的湯汁平分了,秦爹表示也很想分享,但是臉皮太薄,隻能吩咐下次再做。

采蘑菇幾個都是主力軍,下午就采完了,秦爹稱了稱,有25-6斤,也不全是雞油菇,還有些平菇在裏麵但不多,但是裏麵有些沾了泥土,賣相有點不好。

晚上吃完飯後,秦歌把茶葉蛋先煮熟,然後在放上柴火在裏麵煨,準備明天一大早趕往鎮上賣茶葉蛋。

第二天一早,鐵柱和他阿姆就來院子門口叫人了,為了圖快,早上秦歌一家喝的小米粥加蒸蛋,幾個小的還有老的吃過芝麻油之後就愛上了,覺得倍兒香。然後一家人就和鐵柱家一起做秦向東的牛車浩浩蕩蕩的殺向鎮上了。

到了鎮上,秦歌給了5文錢,鐵柱阿姆給了2文錢,本來鐵柱阿姆是不想帶鐵柱過來的,奈何鐵柱看到秦家兩個小的都要去鎮上,也帶了過來,給錢的時候瞪了鐵柱一下,鐵柱訕訕的,不過一下車就好了,“阿姆,我幫你提!”鐵柱趕緊幫忙。

秦歌讓鐵柱阿姆帶著葉欣和去賣蘑菇,秦歌和秦爹各挑了一條街準備賣茶葉蛋,帶著兩個小崽子走到前一次賣茶葉蛋的位置,發現那位包子兄仍然在那個位置上,還準備開攤了,秦歌走過去熱情的打了個招呼,包子兄一看見前鄰居也很開心,並表示邊上有位置,可以再做一次鄰居,秦歌也樂得高興,就在此地擺攤了。

秦歌讓兩個小的先守著,自己去交一下租金,順便去看一下其他人賣的蘑菇什麼價錢。有一個老人來的比較早,秦歌大概的問了一下,因為對方種類有好幾種,價格不一,而且也比自家的幹淨,幾乎都是賣4-6文錢一斤,自家的還有些帶著泥土的。

秦歌轉到自家小夫郎的位置,看見小夫郎剛剛準備擺好,就對小夫郎說道:“欣兒,我看了其他人的攤子,賣4-6文錢一斤,但是人家的比我們幹淨還分類齊全,雞油菇別人賣5文錢一斤,最開始我們就賣4文錢一斤,最開始的可以挑好的,大概還是5-6斤的時候就賣3文錢一斤好了。”

葉欣在這方麵不懂,覺得秦歌說的有道理,就聽秦歌的。至於鐵柱阿姆,覺得能賣錢就撿到一個大便宜了,雖然想賣高價,但是還是怕賣不出去。

然後秦歌回到了自己的攤位上,打發兩個小的去幫葉欣的忙,兩個小的歡天喜地的跑過去了。

隨著人慢慢多起來,因為有了之前的一次賣東西的經曆,葉欣也沒覺得不好意思的吆喝起來,兩個小的也幫著忙,鐵柱阿姆剛開始看著不知所措的,但是隨著鐵柱不甘的吆喝起來後,也開始吆喝了,後來嗓子還越來越大了。

“走過路過不要錯過啊,新鮮的雞油菇啊,昨天剛從山上摘下來的啊,便宜賣了便宜賣了!”

漸漸地就有人過來問價錢了,漸漸的就有人買了。

眾人都開心起來,鐵柱阿姆臉上都樂開了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