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火車上寫了一首小詩,和大家分享一下:
我願如是
有一群
這樣的詩人
他們總是
在夜幕中重生
滿懷著對曙光的向往
在沒有星光的夜晚
寫下一行行
關於黎明的記憶
在晨曦將至之時
張開懷抱
然後,在第一絲光明中
逝去
好久沒寫詩了,記得最近一次,還是我兩年前,寫了幾首六言詩,那時還在學校,過著象牙塔中的生活,在那些無聊的時光裏,總喜歡徜徉在青草綠樹間,興致來時,偶爾寫下幾句詩,存在腦海裏,待得時機到時,編織成一首小詩,或記在紙張上,或寫在空間裏。
一直覺得我有著一個詩人的靈魂,但卻同時覺得我不可能是個詩人,我曾想,如果我成了詩人的話,一定會是詩人中的混蛋,但如果我是個混蛋的話,我一定會是混蛋中的詩人。
現在想來,我的靈魂深處一定藏著一個混蛋的詩人,在我需要詩歌的時候他會給我鬧情緒不合作,在我幾乎要拋卻詩的存在時又跳將出來,提醒我詩歌是我靈魂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回到這首小詩,本來我是想表達一種為夢想不屈不饒,奮鬥至死的情節,但有朋友看到之後認為我心情不好,回過頭細細品味了下才發現,原來這詩寫出來後與我的初衷有些偏離,充斥著一種飛蛾撲火般的悲壯氣氛。
不過我並不打算修改,因為我自己讀它時品味到的還是我自己當初想表達的內容,至於其他人怎麼理解就不是我能掌控的了,所謂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雖然我不敢將自己的拙作於莎翁的經典相提並論,但是,我認為文學的魅力就是在於用有限的文字創造出無限的可能,這詩雖小,但我厚臉皮的認為,寫的還行,在某一方麵達到了我想要的效果,這邊夠了,其他不必強求。
言歸正傳,之所以我將以上的這些內容放進這本書裏,首先,是因為我不想自己的書最後成為了小白文,想一次提醒自己寫書不要太過急功近利,要寫出自己最好的文字。
其次,就想我對文學的看法一樣,我覺得一本書不能也不可能隻有一種可能,所以,在本書的人物塑造和情節編排中我會留下一些空白供讀者們去想象,我寫的隻是這無數可能中的一種,符合我最初設定的一種,但我想讓這本書在你們腦海中不是一根故事線般的存在,而是一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