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摸魚兒(1 / 1)

辛棄疾

淳熙已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為賦。

更能消幾番風雨,匆匆春又歸去。惜春長怕花開早,何況落紅無數。春且住,見說道、天涯芳草無歸路。怨春不語,算隻有殷勤,畫簷蛛網,盡日惹飛絮。

長門事,準擬佳期又誤,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縱買相如賦,脈脈此情誰訴?君莫舞!君不見、玉環飛燕皆塵土。閑愁最苦,休去倚危欄,斜陽正在,煙柳斷腸處。

玉環:楊貴妃小名玉環,唐明皇的寵妃。安史亂起,玄宗去蜀途中,賜死於馬嵬坡。飛燕:漢成帝寵幸的皇後趙飛燕,後廢為庶人,自殺。二人皆以善妒著名。

[賞析]

這首詞別本題作“暮春”。在小序中交代了寫作的背景。作者借一女子惜春、留春、怨春的感情,抒發自己心中的抑鬱與悲憤。上片寫暮春景色,借以抒發自己對國事的憂憤和年華虛度的悲哀之情。開頭一句推出暮春衰敗景象,讓人暗暗感覺這春光已去、風雨飄搖的南宋政局。“惜春”寫得細膩,作者年歲已晚,能報效國家日子也不多了,怎不留戀珍惜?“春且住”的呼喚令人怵目驚心。“算隻有”更是心力交瘁。惜也好,怨也好,一定要留住春光。可能留住什麼呢?隻有畫簷的蜘蛛網。多麼令人失望和悲憤。比興手法的應用使整首詞中的景象顯得形象而深沉。下片抒發心中被壓抑的苦悶,和對執政者的幽憤。先用陳皇後的故事,表達自己被排擠遭打擊的悲憤。再引用楊玉環、趙飛燕故事,警告朝中小人不可得意忘形。最後以“斜陽煙柳”來比擬國家前途的慘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