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子夫一生可謂大起大落,小時候受苦受窮,跟了劉徹後又在深宮裏沉沉浮浮,不管貧窮或是富貴,她都過地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劉徹在她之前有幼時戲言要“金屋藏嬌”的阿嬌表姐,在她之後又有美貌年輕的李夫人、鉤弋夫人,子夫的優勢就在於她早她們生下兒子,她有會打仗的弟弟、外甥。可是她38年的皇後人生,哪有片刻的消停,後宮的爭鬥,時刻風起雲湧,霍去病的人生過早的謝幕,衛青也逃脫不了功高蓋主的嫌隙,被劉徹漸漸疏遠,子夫在宮中也慢慢變的勢單力薄,太子劉據是她唯一可以依靠的一點力量,而劉據的死就是壓倒她的最後一根稻草。多情濫情卻不能長情的劉徹,為什麼不能給子夫一個可以安享的晚年呢?童年遭受磨難可以使孩子迅速成長,不然怎麼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少年受苦可以磨煉一個人的心誌,“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中年受苦或者還可大器晚成,可我實在想不出用什麼話去安慰一個在風燭殘年還要遭遇家破人亡、夫離子散巨大打擊的老媼。衛子夫的起點是卑微的奴婢,終點是被廢為庶人,她用白綾結束了自己喜憂參半的人生。她一生最快樂的時刻是什麼時候呢?第一次被劉徹寵幸,她是否會心懷憧憬,她跟了全天下最有權勢的男人,從此可以走上自己不敢設想的通天大道。她生下劉徹第一個兒子的時候,劉徹給予了她全天下女人最高榮耀,曾經被別人呼來喝去、螻蟻一樣生活的她一躍成為母儀天下的皇後,跟對人確實很重要。她最絕美絢麗的時刻該是在風光無限的立後大典上,那個不可一世、無法無天、不按常理出牌的男人向全天下宣告她是他的正妻。之後,她奴隸出身的弟弟也成了駙馬,頻頻打勝仗,為她貌似燦爛的人生錦上添花,她的後位似乎固若金湯。物極必反,盛極而衰,她是過了一段寵冠六宮的日子,可她的身邊也不停地出現新鮮女子,劉徹從沒有專一過也沒有人要求他專一,衛子夫從來就不是他的唯一。曆史告訴我們,跟劉徹做夫妻是一件充滿風險的、變數很大的事情。他性格當中有太多讓人琢磨不透的極端因子,他可以一時寵你寵到天上,一時冷你冷到地獄。愛你時你一家子雞犬升天、烈火烹油,恨你時就叫你滿門抄斬、株連九族,他其實是一個可怕的極難相處的男人。衛子夫一生小心翼翼,力求得體,她做了38年皇後,至少跟劉徹40年朝上,那又怎麼樣?照樣躲不過劉徹的猜疑,他是個疑心病頗重的男人。在她死後,他把衛家株了九族,這麼瘋狂的舉動到底是愛之深恨之切,還是喜怒無常的表現?全然不念一點夫妻情份。而她到底做錯了什麼?冤死屈死不算,還讓整個家族背負噩運,她成為皇後的人生成本實在太昂貴了,趕得上一將功成萬骨枯啊!
劉徹何時把女人真正放在心上呢?他的曾祖母是大名鼎鼎的呂後,奶奶是掌控三朝大權的竇太後,母親是用盡心機將他送上皇位的王美人,他見多了把持朝政的女人,也深知這些女強人的手腕。要戰勝她們,隻能變得比她們更強更狠。他做到了!他把漢朝從積貧積弱的狀態變成真正的大漢,因為有他,那個社會不再靠送女人到匈奴和親過日子,西漢曆經五代,到了他才算腰杆挺直了過日子。他不允許自己的母親、自己的妻妾成為呂後、竇太後那樣幹政弄權的女人,他做到了!李世民那樣可以對自己兄弟下手的君主,終究沒有把屠刀投給沒為自己生下一男半女的武媚娘,可劉徹可以毫不猶豫的向為自己生兒育女的女人大開殺戒,劉徹對女人更狠更毒更殘忍。女人於他不過是傳宗接代、發泄私欲的工具,他的愛從沒深入骨髓,永遠隻是浮在表麵的那一層,所以他是“顏控”。隻是再美麗的容顏也有凋謝的時候,可能還沒等到凋謝,他就看膩歪了,喜新厭舊是他這類男人的通病,作為劉徹的女人,色衰愛弛是她們共同的命運。衛子夫做的再好,逃來逃去也逃不過這早就埋下伏筆的命。衛子夫屬於賢妻良母型的女子,沒聽說她使用什麼樣的手段害過誰,在處處暗礁深似海的宮中,她隻求自保,可惜上蒼最終給她的還是個感歎號。每個人的人生都是如魚飲水,冷暖自知,真正擁有圓滿句號的又有幾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