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慰的紀念
金翊群
一九二七年二月,浙江省寧波黨組織派石愈白老師陪同我和寧波啟明女中同學鄔風英、陳婉如,到上海閘北大興坊內上海景賢女中讀書。那個學校是我黨領導革命活動的一個重要據點,上海大學瞿秋白、楊之華、陳望道等老師被聛教課。學生大多數是走讀的,我被選為學生會代表。三月二十二日,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裝起義勝利,北伐軍進入上海,革命形勢大好。上海市政府和閘北區政府相繼成立,我當選為閘北地區政府委員。
由於我當時是學生代表,與外界接觸較多,在會議中認識了閑北絲廠女代表趙群一同誌,我被請去她家。當時上海總工會幾個重要千部汪壽華、鄭複他、衝朝吟、龍大道等,都住在趙群一隔壁"上總"宿舍,趙群一哥哥趙子敬也在"上總"工作。經趙群一介紹,我和龍大道相識了。那時他穿灰色長袍、黃皮鞋,平頭,沒有戴眼鈦。當時大道任上海總工會經濟鬥爭部主任。有一天在他辦公室,我遇到楊之華老師,她風趣地說:"你倆可成對了!"大道接上一句:"請你做我們的月老吧。"
我和大道相識後,經過工作接觸,覺得他為人正直,對同誌熱情誠懇,談笑風生,和可親,生活十分簡樸,不抽煙、不喝酒,政治水平高,目光銳利,很有遠見。一九二七年三月份的一個晚上,我們在趙群一同誌家裏攀談。那晚,八點鍾剛出頭,我離開趙家,由大道陪送回校去。不料剛出弄口,就見巡邏兵來回巡邏,我們當時即被帶有武器的衛兵趕回到趙家,原來天剛,就戒嚴了。當時上海閘北是中國地界,那晚各個交通要道,都密布鐵絲封銷著,而且站著武裝士兵,不許行人車輛通過上大道看到這種情況,大為不滿,深深歎息說:"上海的北洋軍閥雖然打倒了,北伐軍也來了,可是無產階級的勞苦大眾還沒有得到解放。蔣介石野心很大,對工人組織工會和糾察隊,不是積極支持擁護,而是暗地裏在挑撥監視,說不定想獨吞革命勝利果實/'接著,他指著明月說:"隻有蘇聯社會主義國家,好像高空明月,普照大地,到處都見到光明,人民能過著自由幸福愉快的生活。我們中國人在帝國主義、封建禮教、反動軍閥三座大山重重壓迫下,過著水深火熱饑寒交迫的悲慘生活,所以我們一定要把帝國主義趕出去,把軍閥打倒,推翻不合理的封建社會製度。而空想根本是不可能實現的,隻有把馬列主義與工人運動相結合,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革命才能走向勝利,才能推翻三座大山,建立無產階級政權,建立繁榮富強的新中國,人民才能從黑暗走向先明。同時要團結蘇聯,十月革命才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大道還勉勵我,已走上革命道路,再也不要自悲"是一個女子了",應當樹立堅定的共產主義人生觀,做一個生活最有意義的共產主義戰士,要把自己的生命和全部精力,奉獻給世界上為人類解放的最壯麗事業,要學習蘇聯婦女和男子一樣參加政治鬥爭,從事生產勞動,積極響應黨的各項號召,婦女才能得到徹底翻身,才能享受政治上、經濟上、文化上和男子一律平等......我聽了大道這些話,使我提高了認識,更懂得了許多革命道理。
果然,時隔不久,國民黨反動派賣身投靠帝國主義,蓄意破壞上海總工會,刮起了反革命妖風,發動反革命政變,公開大規模的向共產黨員、革命群眾進行屠殺,製造了震驚中外的"四·一二"慘案,國民黨反動派篡奪了工人階級以血肉換來的革命勝利果實。上海總工會被封,轉入地下活動,幾個重要千部不得不分散居住。我們景賢女中也被迫停辦,黨員學生都分配工作轉入地下活動,我被分配在閘北絲廠,和張亮(項英愛人)、王根莢(陳眷愛人)、朱英如等同誌一起工作。這時,組織和"上總"的同誌們都要我和大道建立小家庭,秘密領導上海工人運動。趙群一的媽媽為我們結成伉儷,在四川路南豐樂裏租好了房子為了工作需要,同時覺得大道是個好同誌,於是我們便建立起了一個簡單的小家庭。之後,我跟隨大道東奔西跑、時分時聚度過了近三年半時間。一九三一年二月大道犧牲時,我在寧波鎮海家鄉生孩子。當時是單線聯係,和我聯係的"上總"幹部王梅卿同誌也離開上海不知去向,從此,我和黨組織便失去了聯係,也不知道大道已經不幸遇害。
此後,我曾多方打聽大道蹤跡,也曾去信他貴州老家親人中探問,由於兵荒馬亂的歲月,我再也找不到黨的組織、革命的同誌和我的親人,我成了失群的孤雁,大海中的一葉孤舟。在那民族危亡、動蕩不安的三、四十年代裏,靠我小學教師低薪收入,我母親跟隨我跑東西南北,擔著風險,含辛茹苦地把烈士遣孤支雯和英爾撫養長大成人。
龍大道等二十四烈士就義後,周恩來同誌為紀念烈士、反對國民黨血腥脣殺,義憤填膺,奮筆疾書,撰寫了中共中央報告,表彰林育南等二十四烈士的英雄業績,號召全黨向烈士們學習。
一九四五年四月二十日,中國共產黨第六屆中央委]9會擴大的第七次全體會議通過《關於若千曆史問題的決議》,提出......林育南、李求實、何孟雄等二十幾個黨的重要幹部,他們為黨和人民做過很多有益的工作,同群眾有很好的聯係,並且接著不久就被敵人逮捕,在敵人麵前堅強不屈,慷慨就義......所有這些同誌的無產階級英雄氣概,乃是永遠值得我們紀念的。"
大道,你雖然犧牲了,可是黨沒有忘記你,人民沒有忘記你,同誌們沒有忘記你,子女們沒有忘記你,一直都懷念著你。每年清明節,黨組織、千萬人民來到鬆柏竟翠、桃李爭豔的上海革命烈士陵園二十四烈士塞前祭掃,子女每次到上海都要來看望你,你還活著,你永遠活在人民心裏,你的英名和可歌可泣的英雄業績,崇高的品德,將千古傳頌,萬代流芳,永遠值得我們學習!永遠值得我們紀念!
一九六一年,是上海龍華二十四烈士就義三十周年。那年清明節,上海市有關部門舉行了二十四烈士就義三十用年紀念日,上海民政局邀請我們烈士親屬,前往上海烈士陵8參加祭掃,我應邀帶領兒、媳、女兒、孫孫等參加祭掃,上海市民政局副局長楊家保同誌熱情接待,派鄺美珍、錢溪清兩位同誌用專車送我們住新亞飯店,還請我們吃飯、看戲清明那天,有派專車送我們到大場公墓地(那年,上海龍華革命烈士陵園還沒有建造)。隻見烈士墓地鮮花盛開,千百盆馬蘭花、萬壽菊、龍口花等設在烈士墓周圍,廣闊的塞地上鋪上嫩綠的革皮,烈士塞前堆滿花團,墓道上懸桂著"繼承烈士遣誌,發揚艱苦奮鬥精神,積極參加社會主義建設"的巨幅標語,並把龍大道等烈士的生平事跡,用文字和圖片在墓地上作了介紹,供大家瞻仰。祭掃儀式非常降重,參加的有首長、幹部、解放軍、工人、學生、烈士家屬等,祭掃後有關領導親切慰問了烈士家屬,還陪我們親屬到當年埋葬二十四烈士的墳地龍華荒野憑吊。當時我心潮翻騰,久久不能平靜。大道,你的形象又出現在我眼前。我無聲地喊著:大道,你與我訣別三十周年後的今天,雖然能在這裏找到你的忠骸,憑吊你的忠魂,我們站在你麵前千萬聲呼喚著你,而你卻是默默無言。如果你今天還活著的話,一定有說有笑,會說:"祖國已建成紅色江山,人民已過上自由愉快幸福的生活。我活著的時候,多次想念我可愛的兒女能在我身邊,享受天倫之樂,今天兒女們帶著孫孫來看我了,我也可以享受天倫之樂了。"同時你還會熱情勉勵我:“活著一定要為祖國為人民做好事情......,可是你這些話,我永遠也聽不到了,永遠,永遠......”
一九七九年三月,貴州省博物館派陳定榮同誌,特地來我處探訪龍大道生前革命事跡和征集烈士遺物,龍大道領導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裝起義時用的手表和化裝時戴的有色眼銃,輸送文件包的粗布,以及生前穿的衣服、領帶,書寫用的文具,親筆寫的書信等遣物,我們都奉獻給國家,現在都展覽在貴州博物館裏。同年九月,陳定榮同誌又專程陪我和我兒、女及孫孫四人去貴州省錦屏縣茅坪村龍大道故居搜集烈士事跡,並瞻仰故居,訪問親友。
一九八三年八月,貴州錦屏縣委黃建春、陸景川二位同誌,在炎熱的李節,不辭勞苦,千裏迢迢,專程來到寧波、杭州並前往上海、安徽、武漢、長沙等地,廢寢忘食、費盡心力征集烈士革命資料,同時親切地慰問我們,時間達一個半月之久。此行征集到了不少重要的資料,這是黃、陸兩位同誌辛勤勞動的成果,謹表謝意。
鋅屏縣委還準備把龍大道故居維修,作為貴州省文物保護單位,供人民瞻仰。以上這些,都是黨組織以及同誌對先烈的尊敬和關懷,給我們親屬以巨大的鼓舞和安慰,再次表示衷心感謝!
大道,你的兒女和孫孫在黨的教育培養下,都是黨團員,他們都在繼承你們老一輩革命家的遺誌,繼承和發揚光榮的革命傳統,為把我國建設為四個現代化的社會主義強國,為實現共產主義偉大理想而努力工作。大道,你安息吧!你放心吧!我們永遠聽共產黨的話,永遠跟黨走,向你所向往的共產主義大道奮勇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