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融合記憶(2 / 2)

李軒是靈國太子,可生活並不如意。李軒父親——李淵,與中國唐朝的開國皇帝同名。

可,這個李淵太弱了,在李軒十六歲時,就已經死亡了。而且,這個李淵在位時,政績基本為零。沒有什麼貢獻,也沒有什麼過失,總之,一句話——碌碌無為。

可悲的是——自己身為太子,於三歲之後就再也沒見過李淵了,甚至連**眾多嬪妃都很少見到他。

李淵身為皇帝,每一天都神神秘秘的。對誰都不太關心,跟小太子也在慢慢疏遠。而且,在小太子出生後,他便絕情絕愛,一生隻有一個子嗣。

李軒作為一個太子,從來不被允許接觸國事,而且每一天都會被賜各種玩物。身邊總是跟著一群皇帝派來的諂媚小人。

而且,**嬪妃接連離奇死亡,李軒母親也無法幸免,所以,李軒無人管教,剛當上皇帝就是一個昏君。

如今穿越了,卻一天也沒有上朝,也沒有一個人來管,大臣對自己不聞不問,有事就自行決斷。如今,國將不國,這樣怎麼可能不亡國。

李軒穿越繼承了這個王國,就應承當起責任。可,自己已經不知道要如何去插手這個國家的政事了。

大權旁落,自己已經完完全全輪為擺設,丞相秦勇就是朝堂的皇帝。說不定,秦勇已經開始想成為真正的皇帝,已經在蓄謀了。

李軒真的很糾結,自己應該如何奪回大權。

想了想未來如何發展,這才發現,竟然無可用之人。自己身邊的侍衛,都是其他人派來的探子。

毛主席有一句話說槍杆子裏出政權。可見,武力是政治上必不可少的決定因素,弱小注定與權力無緣。中國以自己的親身經曆,向人們闡述了一個觀點:弱者將會挨打。

要想奪回大權,就必須擁強大武力。

中國清朝皇帝擒拿了鼇拜,國家大權就收回了,那是因為他的國家大臣們沒有完全放棄他的大清朝。在他殺了所謂“滿清第一大勇士”之後,所有人都對他表示臣服。

而自己,因為老皇帝沒有給自己經營下心腹,自從登基以來,手下大臣與自己見麵次數屈指可數,真心臣服的一個也沒有。

李軒知道要想奪回權力,就要先有自己的班底,還應有自己的勢力。

現在,建立自己的勢力成了當務之急。人家擒拿鼇拜,都有一群小太監作班底。更何況自己要壓服朝中所有大臣。

建立班底,應先去找到可以信任的人,這件事一定要萬分小心,一步錯則滿盤皆輸。甚至可能導致各大野心家提前造反。

李軒將目標放在剛入宮的新人裏。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要招收人馬,必須先有糧草,而糧草就是錢。為了自己的大業,就要先去準備錢兩。皇帝的錢財全部存在內庫。

李軒立馬就去內庫查看自己的資金。

一扇厚重的大鐵門,上麵雕龍畫鳳,在正中央,有一條口大張的龍口,龍口中央是一個正方形鑰匙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