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進行規劃,製訂決策,作出抉擇時,必須謹記一個重要的觀念:我們是自己生命的建築師,預先設定的遠景和想象自己是何等模樣,以及為此而采取的行動,將會成為夢想兌現的基石。
有些人在遭遇挫折後,總是不先自己設法應付,卻先想到可以求救,朋友有力,就向朋友求救,教他人來衝鋒,自己坐享其成。這樣雖然遭到挫折,卻和未遭到挫折一樣,因自己的生活經驗一點也不會豐富,即使成功,這成功也好像芝草短根,豆泉短源,一點也不穩固。
有些人遭到挫折時,並沒有後援可以求救,逼得他不得不自己去應付,然而一麵應付,一麵卻感到棘手,於是就發牢騷,以為“我生不辰,逢此鞠凶”,以為人為其易,我為其難,於是奮鬥精神就打了很大的折扣,如此一來,小挫折還能勉強應付,大挫折就一定應付不了了。他的牢騷,絕不是對挫折而發,而是對人而發,以為一切親戚朋友,都是見義不為,都是坐觀成敗,卻不知道自己的奮鬥程度,達不到引起親戚朋友同情的程度呢!
有些人在遭遇挫折時,把自己的能力估計得太低,把挫折估計太高,因此心慌意亂,不敢與之奮鬥,立即豎起了白旗,自願投降,認為前麵的路既然走不通,倒不如向後退去,以保全實力,與其前進而玉碎,不如退後求瓦全。於是他的人生,隻有采用“混”字訣,混到哪裏算哪裏,抱著混的人生態度,還有什麼成功可言?隻好做人的附庸,受人支配,受人指揮,做些無關緊要的工作,希望工作越簡單越好,責任越輕越好。望見了困難,便往別人身上推,或急急躲到後麵去,免得遭遇挫折,他自以為這是所謂的不吃眼前虧呢!
當人們遭遇挫折的時候,最本能的反應就是擺脫困境逃到很安逸的地方去。可是他們常常不知道,成功就在他們附近。正因為消極的情緒占了上風,成功往往會失之交臂,假如我們有積極的情緒,不是一味放棄,而是對自己及周圍環境,自己所做的事進行一番認真分析,再前進一步,那麼結果將是多麼令人振奮。而我們所要做的,僅僅是用積極的情緒,正確地麵對挫折!沒有人可以使你逃避,沒有人可以阻止你再前進一步。當然,更沒有人可以搶走你的成功——除了你自己。
其實很多時候,我們真的不夠勇敢!不夠勇敢接受挫折,不夠勇敢承認自己的渴望。不夠勇敢去接受現實生活中的自己,當鼓足勇氣醒來時,才發現我們都曾經錯過成功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