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輕狂枉少年”,中國自古就不乏狂者。
王猛麻衣見桓溫,桓溫是權傾一時的東晉大將,王猛卻一邊捫虱,一邊縱談天下大事。桓溫慕其才華欲留之,王猛反而看不上他而辭去。後來,王猛遇到前秦皇帝符堅,才覺得遇到明主,因而助他成就一番偉業。
諸葛亮也是狂人,蟄居臥龍,若非劉備三顧茅廬不肯出山,留下一段君臣佳話。
最狂莫如詩仙李白,“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即使在天子貴妃麵前也不低頭,“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毛澤東亦是狂生,他睥睨一切帝王,“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隻識彎弓射大雕。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輕狂”不是“輕浮”,“輕薄”,在輕狂的底下是錚錚鐵骨,是滿腹經綸。他們狂對的是位高權重者,而麵對老百姓卻比一般人更謙和。魯迅先生“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毛澤東也說:“真正的英雄是人民大眾。”
狂者之所以狂,是因為對自己有絕對的自信,是因為有一番經天緯地的抱負,一旦遇到機會,必將成就偉業,成為叱吒風雲甚至改變曆史的偉人!
其實,人不怕狂,隻怕沒有底氣狂。尤其是當今社會,追求個性張揚,充滿激烈競爭,更要求每個人都能釋放自我,展現自我,縱使輕狂又如何?
狂是一種生活的態度,是生命激情的充分燃燒,是自我勇氣的最大體現。狂者不僅挑戰別人,更多的是在挑戰自己。它是對自我價值的充分認識和正確肯定。正是這些狂者的表現不斷顛覆著人們的常規認知,才促使人類社會的不斷改革和進步。
當然,狂也是需要資本的。它是以深厚的學問作基礎,以敏銳的判斷力和超前的意識為後盾,雖然外在的態度是狂傲的,但頭腦卻是清醒的。假如沒有真才實學,卻尾大不掉,看不起人;或者即使有些學問和認知,卻高估了自己的能力,導致頭腦發熱,最終陷入瘋狂的境地,那隻能得到比謹小慎微的人更悲慘的結局。譬如希特勒,隻能以自殺而告終,永遠釘在人類的恥辱柱上。那是狂妄而不是狂傲。
隻要你對自己有正確的認知,又有豐富的學識,做個狂人也無妨;隻要你認準了路,確立好人生的目標,就永不回頭,“該出手時就出手”,向著目標,心無旁騖地前進,相信你一定會到達成功的彼岸!
生命是最具張力和韌性的個體,一個人,隻要他心中的激情不減,隻要他勇敢向前走,不輕易放棄自己的努力和追求,狂人就會成為偉人,因為夢想恰如源泉,在他的澆灌之下,生命的花朵一定會越開越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