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實現自身價值,先要找到自己的位置(1 / 1)

我們對事物的價值都有一個大致的評價,知道什麼是珍貴,什麼是微不足道。那麼,我們自身的價值何在?熱門話題,流行時尚,理想職業,最新潮流……在社會的喧囂中,在他人的影響下,很多人迷失了自我,看不清自己真正的價值,總是按照他人的看法設計自己的人生——讓自己“生活在別處”。

一般人總是相信,當他們投身於時下最為熱門的行業,就儼然處於社會光環的中心,就會得到權力、地位和財富,實現自我的價值。不過,等他們花盡畢生的力氣追求之後,他們才恍然大悟,原來自己真正應該做的事情沒有做,自己所追求的很多熱門根本不適合自己,或者根本就沒有意義,隻是炫目的泡沫。

在美國的一個小酒吧裏,一位年輕小夥子正在用心地彈奏鋼琴。說實話,他彈得相當不錯,每天晚上都有不少人慕名而來,認真傾聽他的彈奏。一天晚上,一位中年顧客聽了幾首曲子後,對那個小夥子說:“我每天來聽你彈奏這些曲子,你彈奏的那些曲子我熟悉得簡直不能忍受了,你不如唱首歌給我們聽吧。”這位顧客的提議獲得了不少人的讚同,大家紛紛要求小夥子唱歌。

然而,那個小夥子麵對大家的請求卻變得靦腆起來,他抱歉地對大家說:“非常對不起,我從小就開始學習彈奏樂器,從來沒有學習過唱歌。我長年累月地坐在這裏彈琴,恐怕會唱得很難聽。”那位中年顧客卻鼓勵他說:“小夥子,正因為你從來沒有唱過歌,或許連你自己都不知道你是個歌唱天才呢!”此時酒吧的經理也出來鼓勵他,免得他掃了大家的興。

小夥子認為大家想看他出醜,因此堅持說隻會彈琴,不會唱歌。酒吧老板說:“你要麼選擇唱歌,要麼另謀出路。”小夥子被逼無奈,隻好紅著臉唱了一曲《蒙娜麗莎》。哪知道他不唱則已,一唱驚人,大家都被他那流暢自然、男人味十足的唱腔迷住了。在大家的鼓勵下,那個小夥子放棄了彈奏樂器的藝人生涯,開始向流行歌壇進軍。這個小夥子後來居然成為美國著名的爵士歌王,他就是著名的歌手納京高(Nat

King

Cole)。

要不是那次偶然的開口一唱,納京高或許永遠都坐在酒吧裏做一個三流的演奏者。

其實,我們每個人從事的不一定是最適合我們的工作。當我們熟悉了一項工作之後,往往害怕變化,於是我們就在時光的流逝中埋沒了自己真正的才華。開闊視野,多去嚐試一下,或許你會在其他的領域做得更好。

“人擺錯了位置就永遠是庸才。”事實上,很多時候是我們自己把自己當成了雞肋隨便亂放,荒廢了自己的才能。我們現在身處市場經濟的時代,市場經濟的運作強調把資源配置到最能發揮效率的地方,我們自身也是一種資源,應該尋找最適合我們的崗位,並對自己的興趣保持一份堅定與執著。

有一個生長在孤兒院中的小男孩,經常悲觀地問院長:“像我這樣的沒人要的孩子,活著究竟有什麼意思呢?”院長總是笑而不答。

有一天,院長交給男孩一塊石頭說:“明天早上,你拿這塊石頭到市場上去賣,但不是‘真賣’。記住,無論別人出多少錢,絕對不能賣。”

第二天,男孩拿著石頭蹲在市場的角落,意外地發現有不少人好奇地對他的石頭感興趣,而且價錢愈出愈高。回到院內,男孩興奮地向院長報告,院長笑笑,要他明天拿到黃金市場去賣。在黃金市場上,有人出比昨天高10倍的價錢來買這塊石頭。

最後,院長叫孩子把石頭拿到寶石市場上去展示。結果,石頭的身價又漲了10倍,更由於男孩怎麼都不賣,竟被傳揚為“稀世珍寶”。

男孩興衝衝地捧著石頭回到孤兒院,把一切告訴給院長,並問為什麼會這樣。院長沒有笑,望著孩子慢慢說道:

“生命的價值就像這塊石頭一樣,在不同的環境下就會有不同的意義。一塊不起眼的石頭,由於你的珍惜、惜售而提升了它的價值,竟被傳為稀世珍寶。你難道不就像這塊石頭一樣?隻要自己看重自己,自我珍惜,生命就有意義,有價值。”

的確,假如你自己都不把自己當回事,就別指望他人會器重你。

印象派大師凡·高的畫,很多人看過後都留下深刻的印象,他那黃色熾熱的色彩和充滿動感的線條,給予我們強烈的感受。凡·高的一生有著坎坷的境遇,他從26歲才正式開始學畫,他在給弟弟的信中說,我學習繪畫很晚,而且我的生命很可能也隻剩下十年的時間了,因此,要加緊創作。果然,他在36歲就過世了,但是僅僅十年間卻留給我們很多不朽的作品。在藝術上的成就,他開創了一個新的時代。

自己把自己不當回事,他人更瞧不起你,生命的價值首先取決於你自己的態度。珍惜獨一無二你,珍惜這短暫的幾十年光陰,然後再去不斷充實、發掘自己,世界才會認同你的價值。

生命的價值不在於它的長短,而在於是否能擺正自己的位置,實現自我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