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節 羊肉羹與失國(1 / 1)

在戰國時代,有一小國名叫中山國。國君愛才,善納賢士。

有一次,國君在國都大宴國內的名士賢才,那日,到場的名士不下幾百人,都知國君招賢納士,紛紛趕來赴國宴。

在當時,國君擺宴也不過是弄些米酒淡菜,當時的生產力水平低下,並不像我們想像的,雞鴨魚肉,羅列奇珍,飛禽走獸,應有盡有。再加上中山國是小國,國力微弱,即使是國君設宴也不算是豐盛。

席間有一道菜是羊肉羹。不知是什麼原因,或許是準備過於倉促,羊肉羹不充足了,無法滿足所有人的口味,有的便喝不到羊肉羹。當時國君也不知道,別人似乎也並不在意。

隻有一名叫司馬子期的人因為沒有喝到羊肉羹而心中暗恨,司馬子期心想:“今日到此的都是名士,我司馬子期再不行也不能算作庸才呀,眾人皆分羊肉羹喝,惟獨國君不分羊肉羹給我,這不明擺著小看我嘛,當著這麼多人,別人都吃得有滋有味,惟獨我沒有喝羹,更何況有人還邊喝邊衝我得意地笑。哼,有什麼了不起、我司馬子期絕非等閑之輩!”

想到這裏他起身憤然離去,當時場麵混亂,中山國國君也並未注意。司馬子期投奔楚國。

沒過多久,強大的楚國卻由於司馬子期的巧辯遊說下,舉兵攻打中山國。楚國與中山國相差懸殊,中山國弱小,怎是楚國放手,頃刻間,中山國山河破碎,人民逃散,中山國國君倉皇逃往國外,逃亡途中有兩個人始終緊緊護隨在國君身邊,中山國國君非常感動,問道:“你們怎麼對孤如此忠誠,叫我好生感動。”

那兩個人卻跪地,說:“大王,不知可曾記得,從前有一個人在將要餓死時,是大王您賜他一盒食物,才使其免於一死。那人就是我倆的父親,臣的父親臨死之時,曾再三叮囑我們,無論中山國有何變故,我們都必須誓死報效君王。為了您,我們可以肝腦塗地。”

中山國聽罷,仰天長歎:“怨不期深淺,其於傷心。吾以一杯羊羹而失國矣。德不期多少,其於及心。吾以一壺淡食而得士也。”

的確是這樣,生活中往往不經意間便可能刺傷了某人的自尊心,以致發生難以預測的凶事,也有可能不經意地贏得了一顆心。鑒於此,我們交友時更要學會寬容,學會糊塗,說不定你對別人的一點寬容會換來你想不到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