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的艱辛。

而我,

也並不比你們快樂啊,

躺在時間的河流上,

苦難的浪濤,

曾經幾次把我吞沒而又卷起。

流浪與監禁,

已失去了我的青春的最可貴的日子,

我的生命,

也像你們的生命,

一樣的憔悴呀。

雪落在中國的土地上,

寒冷在封鎖著中國呀……

沿著雪夜的河流,

一盞小油燈在徐緩地移行,

那破爛的烏篷船裏,

映著燈光,垂著頭,

坐著的是誰呀?

啊,你,

蓬發垢麵的少婦,

是不是。

你的家,

那幸福與溫暖的巢穴。

已被暴戾的敵人,

燒毀了麼?

是不是。

也像這樣的夜間,

失去了男人的保護,

在死亡的恐怖裏,

你已經受盡敵人刺刀的戲弄?

咳,就在如此寒冷的今夜,

無數的,

我們的年老的母親,

都蜷伏在不是自己的家裏,

就像異邦人,

不知明天的車輪,

要滾上怎樣的路程?

而且,

中國的路,

是如此的崎嶇,

是如此的泥濘呀。

雪落在中國的土地上,

寒冷在封鎖著中國呀……

透過雪夜的草原,

那些被烽火所齧啃著的地域,

無數的,土地的墾植者,

失去了他們所飼養的家畜,

失去了他們肥沃的田地,

擁擠在,

生活的絕望的汙巷裏;

饑饉的大地,

朝向陰暗的天,

伸出乞援的,

顫抖著的兩臂。

中國的苦痛與災難,

像這雪夜一樣廣闊而又漫長呀!

雪落在中國的土地上,

寒冷在封鎖著中國呀……

中國,

我的在沒有燈光的晚上,

所寫的無力的詩句,

能給你些許的溫暖麼?

1937年12月28日夜間。

我愛這土地。

假如我是一隻鳥,

我也應該用嘶啞的喉嚨歌唱:

這被暴風雨所打擊著的土地,

這永遠洶湧著我們的悲憤的河流,

這無止息地吹刮著的激怒的風,

和那來自林間的無比溫柔的黎明……

然後我死了,

連羽毛也腐爛在土地裏麵。

為什麼我的眼裏常含淚水?

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一九三八年十一月十七日。

五文學成就。

艾青是中國新詩六十多年發展史上堅持最久成果最豐富的詩人。

艾青的創作生涯,應從一九三二年算起。那年七月他在丁玲主編的《北鬥》上,發表了第一篇作品《會合》。從這時候算起,到現在已有半個多世紀的創作曆程了。他一直伴隨著新詩的發展而前進。他在堅持創作的過程中,對新詩的發展,對“五四”以來中國新興的這種詩歌形式,一直抱著堅定而執著的追求的態度。艾青始終認為中國詩歌發展的形式,應該以新詩為主,新詩是有光明前途的,是有生命力的,是不可逆轉的一種文學形式。中國詩歌發展,不可能再回到寫舊詩的道路上去。這一點,艾青是堅定不移地相信著,執著地追求著,而且寫了很多文章,對新詩的發展從理論予以評價和肯定。

他不僅堅持最久,而且獲得的成果也最豐富。從一九三二年到現在,他創作的作品有多少呢?粗略統計,長詩有二十多部,短詩至少上千首。我們國家最大的圖書館北京圖書館,收藏他的作品,中文版本的有八十多種;由此可見,他的一生確實是全力以赴致力於詩歌創作的一生。

他不僅寫了這麼多作品,更重要的是有一批作品在群眾中廣泛地流傳,受到廣大讀者的歡迎,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這是他獲得藝術成就的證明。像《大堰河我的褓姆》、《複活的土地》、《雪落在中國的土地上》、《火把》、《煤的對話》、《礁石》,以及長詩《光的讚歌》等等。

艾青詩歌的成就表現在他開了一代詩風。艾青在藝術形式上,進行過多種嚐試,民歌體的,格律體的,十四行詩,朦朧詩都寫過。但是,主要成就還是在自由體的新詩方麵。

艾青在對現實主義、浪漫主義和現代主義進行創造性綜合的過程中,以兼具理想精神的革命現實主義為底色,而在感受和表現方式上,則較多地借鑒了現代主義,從而形成了一種可稱為現代現實主義的藝術風格,達到了現實性、理想性和現代性的有機統一。具體到詩藝上,艾青追求感受力的統一,即感覺、情緒、想象和思想(理性)的綜合。在他的詩中,詩情、詩思不是抽象空洞的,而是被豐富敏銳的生活感覺所充實。反過來,他詩中的感覺、情緒和想象又總是被深湛的思索所深化和淨化,從而被升華到一個更崇高的境界。艾青在處理詩的整體情理架構和局部肌質的關係上也相當成功:他多用鋪陳手法和戲劇性的場景轉換技巧,井然有序地推動著詩情逐步展開,給人清晰曉暢的印象,同時又多具體入微的細節描寫和特寫鏡頭,頗為耐人尋味。艾青還努力在散文化的自由奔放和詩歌藝術所必需的規範約束之間保持恰當的平衡,努力將繪畫的光彩和音樂的律動融彙到詩歌這種高度精微的語言藝術中。這一切都豐富和提高了現代詩歌藝術。自由體詩在艾青手中真正成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