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中國模特在其成長道路上,有過輝煌、有過成功、也有許多磨難。但是,圈裏圈外的人都還對模特大賽保持著一種既恨又愛的複雜心態。老百姓渴望著不時看到新人新麵孔,而模特們本身也希望能在一次大賽中脫穎而出,成為超級名模。
但是,超級名模的誕生不是從天而降那麼簡單。光有良好的身體條件和漂亮的容貌,也未畢就能達到職業模特的特殊要求。“未來之星”在接受鮮花與掌聲的背後,要付出不為常人所知道的代價。這種壓力,常使她們活得比一般普通人要累得多。參加一個大賽她們都會感受到那種叫做“精疲力竭”的東西。
而從社會大眾接受學的角度來看,富有新鮮感、充滿活力和受過良好教育的模特,總是能得到人們的認可和喜愛的。這個時候的人們是不會去計較老麵孔或新麵孔的。隻要你確實是頂尖模特並無愧於這個稱號。
模特參加時裝表演、模特大賽,是美的展示者。從某種意義上說,她們代表了一種文化時尚潮流。而時裝界的更新換代,隨著每一個季節的變化而加快運轉速度,模特也是如此。每次大賽或重要展示會,都會有一個兩個新麵孔和新名字被迅速公諸於眾。新出爐的模特,馬上會成為大眾的熱點人物,也會成為廣告產品的形象人物,被人們熟悉起來。
大賽年年搞,新星年年出。這種殘酷的現實使許多超級模特明白:自己頭上的“名模”桂冠,不可能永遠長久地保持著。自己充當明星的時間也不過是一二年的光景,新老交替,新人倍出是不可阻擋的事實。
從許多大賽上,我們可以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那就是許多一流“新模特”,實際上早已是我們已經見過的但還不被人知的而如今剛煥發出光彩來的老麵孔。
機遇對她們來說太重要了。今天,她們成功了,不僅僅是在於外表的年輕,還須有具有那些頂尖模特所具有的成熟魅力和素質。當然,在曆次大賽和商業演出、服裝展示等表演階段中一直保持著的新鮮感和順其自然的良好心境。隻有不斷完善自己、認識自我、豐富自己,才有可能躋身於超級名模的行列中,並以自己的成熟自信和與眾不同的表演風格,成為天橋上的寵兒。
1.名模們的天橋夢幻
1993年,當CHIC首次在天壇祈年殿成功地舉辦之後,那股由中國模特界吹起的《世紀風》,立刻引起了世界關注。當時,意大利《金星》雜誌“危言聳聽”地寫下這樣一行字:“現在1億名15歲到20歲的中國女孩子的夢想就是要當一名模特,最好是名模。沒有哪個國家有這麼廣闊的空間孕育那些有潛質的模特。”
其實,它隻說對了一半,並不是所有的女孩子都想要去當模特。模特是一種特殊的“人才”,它甚至比當演員的條件還要苛刻——至少身高就不是每個15-20歲的女孩子人人具備的。但它也說得不錯,中國的“模特資源”,的確是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所不能比擬的。我們的人口基數,當然是模特生長的最好土壤。
人多有模特人才的優勢。但是,模特的挑選餘地就大,並不等於我們就能夠選出最好的,也不是說我們的模特就比人家的模特好多少。
產生一個好的模特或者說名模,是需要去挖掘這些有潛質的女孩子,經過模特大賽將她們推上五彩繽紛的天橋。各種大賽舞台才能讓中國模特夢想成真。而“國家級”的模特大賽更能為這些冠軍模特,推波助瀾,讓她們在一夜之間大紅大紫起來。
1995年首屆“中國模特之星大賽”舉辦之後,一直堅持以挖掘模特新人、為中國模特業輸出新鮮血液為已任。憑著CHIC的知名度和市場大舞台,“中國模特之星大賽”已成為國內最具權威的模特賽事之一。幾年來已推出大批模特之星,如劉英慧(1995年首屆冠軍)、王欣(1996年第二屆冠軍)、劉睿(1997年第三屆冠軍)、王敏(1998年第四屆冠軍)、範瑩、楊靜、楊岩、徐睿、劉遼遼、張書茵、江潔、陸豔、宋曉丹、宮婷、任舒、孟慶怡、鄭芳菲、梁雪梅、邴靜靜、耿娜等。
1999年“中國模特之星大賽”是第五屆。因了新千年的到來,此屆賽事的獲獎選手將被命名為“世紀之星”。
來自上海服裝集團公司的職業模特周婕獲得冠軍。她還獲得了本次大賽的“最佳風采獎”。她今年21歲,身高1.80米,三圍83-62-88,她還擔任上海紡織專科學校模特班教師。她的理想是多培養自己的模特,並和自己的模特一起多參加大賽,一起拿獎。
亞軍是浙江絲綢工學院二年級學生陳英。她今年21歲,身高1.78米,三圍81-61-88。第一次參加這樣的大賽,就取得了不俗的成績,讓她對自己的前途充滿信心。
季軍是來自山東青島的高二學生張平,今年17歲,身高1.80米,三圍82-59-89,她同時獲得“最佳身材獎”。她從12歲就開始接受模特訓練,可謂“童子功”,前途不可限量。
其餘十佳的排列順序分別為:北京的孫瑋、李曄,湖北的李勤(她獲得“最佳上鏡獎),南京的蘆珊珊,吉林的李劍,沈陽的劉鐵晶,四川的倪明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