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超越超越(3)(1 / 3)

首都中老年時裝模特大賽深深吸引了她。她想,憑自己的身材和形象一定能上台的。人家都可以走上舞台,我為什麼總呆在家裏,忙家務、打毛衣呢?

佟婕從北京合成化纖廠經濟師位子上,退休了。60年代,她曾打上國家青年隊,是排球場上的一員驍將。運動員出身的她,參加模特隊,便顯出了強大的實力優勢。她身高1.71米,這在老年模特中不多見。

北京廣告公司時裝模特隊的徐丹波經理說,她是很難得的模特。公司要求她苦練三個月,減肥,由體重67.5公斤降到60公斤,三圍達到76—78厘米,66—68厘米,90—92厘米的標準。這一要求對運動員出身的她來說,並不難。但在訓練開始前,她在一場車禍中被撞壞了腿膝蓋,手術後,腿就伸不直了。

每周形體教練著名巴蕾舞演員薛菁華,都要訓練她們兩個下午。回到家裏,佟婕還要加大運動量,練杠鈴、做墊上運動。通過運動療法,她的腿傷漸漸好了。

1990年5月14日,她被新組建的北京廣告公司中老年時裝模特隊正式錄取,參加了在首都賓館舉行的首場演出。

時裝表演,是一門賞心悅目的藝術。佟婕能成為一名業餘的中老年模特,憑的是一種堅韌不拔的奮鬥精神,一種對美的追求。

她說:“隻有從內心透出美來,使身材、步態、氣質與服飾構成一個完整的形象,才能給人以美的享受。”

1991年10月14日,在全國老齡、北京電視台等單位聯合舉辦的七省市“紫房子杯”中老年時裝表演邀請賽上,她一舉摘取了老年組的桂冠。在有上海、天津、北京及河北等省代表隊參賽的大賽上——這實際上是一次全國性大賽,佟婕能贏得第一名,表明了她的演技已達到一個很高的水平。

佟婕成為優秀的中老年時裝模特之後,參加了許多如詩如畫、令人陶醉的演出。她的表演,不僅帶給觀眾美的享受,而且對她這個50多歲的人來說,也是一種極好的自然享受。在T字舞台上,時光倒流了三、四十年。她們從飄逸的裙裾上,找到了自己昔日少女的風采。那份瀟灑是多麼難得。

黃昏的太陽,依舊輝煌。“為老人們找回第二青春”是我國著名服裝設計師、教育家袁傑英的心願。她在中央工藝美術學院任教28年。多年來,她潛心研究中國曆代服飾和現代成年婦女服裝,為久經磨難的中老年婦女的衣著打扮貢獻自己的才智。

袁傑英當服裝係主任時已是50多歲的人了,她對同代人,即對消逝了青春卻又身負重擔的婦女有著深刻的理解。她的設計力求表現中國婦女的質樸、善良、端莊、素雅的氣質。她身居院校卻專向市場,即追求舞台展示效果,又麵向消費。經過四年的艱苦研究,她設計製作了112套服裝作品,終於與消費者見麵了。

而中國服裝設計中心的高級服裝設計師李欣,則以她的100套“彩虹係列”服裝,為中老年人添彩了。

1967年她從上海戲劇學院舞美專業畢業後,到空政話劇團擔任舞台服裝設計師近20年,88年轉業到中國服裝設計中心,從事時裝設計。她已人到中年,深知中老年人穿衣、買衣難,也深感中老年人需要美,需要留住匆匆逝去的青春歲月。

她的設計十分簡潔,注意色彩搭配,從服飾配套上求新、追求流行趨勢大造型。她還研究著男裝、力求突破歐洲、日本版型一統天下的局麵,研究出一套適合中國人體型的西服板型。

當然,她的最大願望還是設計更多的中老年人喜愛的服裝。

5.迷人的新絲綢之路

時裝,當是時代前進和觀念變更的象征和前奏,它們以無可爭辯的魅力征服著、改變著人們評判美與醜的標準,使他們棄舊從新。

美的啟迪力是偉大的,由新絲綢之路生發出來的智慧和創造更是無窮無盡的。

作為美的使者,最早將富有中國民族特色的絲綢服裝推入國際市場的,還要算是上海時裝表演隊。

從藝術王國騰飛起的遐想,掙脫了黑暗束縛之後,縱情張開了想象的翅膀。

漫漫絲綢古道,暗紅色的夕陽。曲曲彎彎的駝隊,宛如一條金色的蛇,在蒼茫天際的沙漠中緩緩移動。天空中,激蕩起一串串清脆的駝鈴聲……

從2000多年前的西漢始,中國曆史上就出現了一條絲綢之路,連接著古長安的雁塔、綿長的河西走廊、遼闊的新疆、奔放的中亞、濃鬱的西亞、喧囂的歐洲。

中國古代文化與技術的結晶——絲綢,以它絢麗的色彩和天生麗質,抖開了一條斑瀾的長虹,風靡世界,經久不衰。作為漢唐文化“外交使節”的絲綢,猶如春蠶傾吐的縷縷絲線,把2000年的曆史相連,又將我們推到麵向世界的今天。

在堅持改革開放的形勢下,我國於1982年成為國際絲綢行業最廣泛的組織——國際絲綢協會的成員,並從1985年擔任協會的副主席。並多次舉辦了國際絲綢研討會,設計講座、亞洲國際絲綢展銷會等,密切了同世界各國絲綢業界的聯係,擴大了我國的影響。在東京、大阪、漢堡、慕尼黑、紐約、巴黎、莫斯科等世界著名城市舉辦的中國絲綢時裝表演隊,曾引起極大轟動。東方傳統的絲綢與世界上流行時裝的結合產生了迷人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