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說1990年選美之後,“亞洲小姐”亞軍施綺蓮赴英參加者“世界小姐”競選。可嬌柔的東方美女施綺蓮卻不敵歐美佳麗,盡興而去,铩羽而歸。不過此行卻讓她大開眼界,由於她會多國語言,成為亞洲佳麗中唯一接受北歐5國電視台采訪的佳麗。盡管她隻名列12名,但還是亞洲佳麗中得分最高的。隻是由於新西蘭和澳大利亞劃入亞洲區後,由於兩國的佳麗均是西歐後裔,其體形符合東道國和歐美籍評委的眼緣,才讓新西蘭小姐奪得了“亞洲皇後”榮譽。
無線台派出的“香港小姐”冠軍袁詠儀參加了1991年1月在香港舉行的“國際華裔小姐”競選,榮獲亞軍。她還在4月赴美參加了“環球小姐”競選。而“香港小姐”亞軍翁杏蘭於1990年9月,赴日本參加“國際小姐”競選。“香港小姐”季軍梁小冰則赴韓國參加了“國際大學小姐”競選。
不管兩台美女如何打鬥,但是她們畢竟是讓世界領略了東方美女的風采和神韻,這無疑給港人帶來了一份自信和驕傲。
兩台選美小姐所奉行的基本原則,促進了選美的國際發展。吸引了外埠具有香港籍的美女千裏迢迢返港參加競選。這些美女一般是在校學生,文化水平較高。1995年“亞洲小姐”冠軍得主楊恭如,就是從加拿大返港競選的。而1998年“亞洲小姐”亞軍黃敏燁10歲時,隨時父母離開中國湖北,移民到美國,在美國加洲大學洛杉磯分校學經濟學,21歲隻身來到香港發展。做了“亞姐”後,與亞視正式簽約,成為亞視藝員。
兩台每年均到外國風光勝地拍外景特輯,也使選美走向國際化。例如曾前往泰國、瑞士、巴黎、倫敦、摩洛哥、東京、西班牙等地。
香港兩台選美之後,獲選美女,都會被安排到外國去參加國外的賽事或者作親善訪問。他們要在任期一年內,代表香港走出去,宣傳香港。如無線“香港小姐”1991年赴新加坡、馬來西亞,1992年赴北京,進行親善訪問。
她們還要參加有世界各地華埠小姐參加的“環球小姐”、“世界小姐”、“國際華裔小姐”、“亞洲小姐”、“亞太小姐”等國際性賽事。
如此較量,相互促進,共同以展。從而,走上國際化舞台。
7.魔鬼的晚宴
20世紀,人類的腳步已經跨入了太空時代。
21世紀,人們不斷地創造著新世紀的文明。
男性宇航員在地麵科學家的嚴密監視下,在太空為女宇航員授孕——這種方式姑且稱為變相的、超級的做愛。
這是不是可以說,女人在文明進程中永遠不會改變她的第二性的曆史地位——不管處在何種時空,她都要接受男人的擺弄。
但是,人類終究是在原來意義上已經大大發展了的文明。
人類也已經遠遠超越了原始意義上的自己。
作為社會發展基本因素的男兒,這時已不僅遠比祖先亞當強大得多,而且遠比亞當要開放得多了。
女人的生存環境使她們總在經曆著一次又一次的普遍的大變遷。
她們無時無處不在渴望著自身的解放,卻又無法也無力首先從心理上鏟除那種令她們走火入魔的幽魂。人性、人情、名利、陷阱、喜怒哀樂、七情六欲,隻有擺脫了醜惡的壓迫,美女們的身心,才能得到解放。人體才能表現出青春的活力。
美女可以成為男人世界的“掌上明珠”,也可以淪為男人手中的玩物。
但是,選美是娛樂,也是審美活動和文化活動,是人們在生活中、影視中、作品中等審美心理活動的集中,也是人們追求美的一種形式。
人類社會的進步、文化的發展,使人類對自身美的價值得以肯定和關注。從而不斷提高著人們的審美鑒賞力。
人類有這麼美的分子,當是大自然和現代文明的傑作。
美是全人類的驕傲。
選美,無疑是人生的一大盛事。
然而,並不是每一個姑娘都有勝利的花環相伴。美女可以成為上帝的天使,也能淪為魔鬼的餐中肉。
利智能以她那濃鬱的仕女氣質和攝人魂魄的魅力,一舉征服香港。在1986年“亞洲小姐”競選會上,香港代表利智一人獨得“最佳民族服裝獎”、“和平小姐”、“最上鏡小姐”。但這卻引起了後台有些佳麗的不滿和疾恨。在大會宣布前三名得主前,有人揚言,如果利智奪得冠軍,她將不顧一切衝上台去,脫掉她的後冠,擲在地上踐踏。
因為利智以濃鬱的仕女氣質和攝人魂魄的舉止,給人以新感覺。且適應新時代的美受到讚賞。但與她一起參選亞姐的女友出於排擠她的目的,競造謠利智勾引了她的丈夫,並說她的當選是“內定”的,是某某承包的“枕邊人”。
謠言殺人,為此,利智險些陰溝翻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