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萬豔同悲古今同(4)(1 / 3)

香妃當了貴人之後,兩次受到太後提拔,從嬪而著封為妃。由於乾隆後期不設皇後,到了乾隆42年,容妃(香妃)在宮內妃嬪隊伍裏已經上升到名列第三的高位了,光是侍侯她的太監宮女就達24人之多。

她深得乾隆的寵愛,其家屬都受到了優厚禮遇。不僅由於香妃的姿容美麗得來,而且還

在於她的政治因素。因為清朝對待少數民族政策,主要是靠籠絡各族上層人物,獲得他們的的支持,以求民族和親,達到中央統治地方的目的。

香妃死後,葬在河北隆化清東陵,而新疆喀什的香妃墓不過是香妃的衣冠塚罷了。香妃墓建築規模宏麗、氣勢莊嚴。這座古代宮廟式的大墓,把漢族文化和維族文化巧妙地凝結在一起了。墓頂都是金黃色的琉璃瓦,美觀大方,金碧輝煌。炫耀著民族色彩的大門和門旁嵌著藍色的琉璃瓦,牆壁上的圖案,給人一種清新悅目的美感。

香妃,是維、漢兩族親密團結的美好象征。

7.從宮女到女皇:武則天

在中國,許多事發展到最終結局,簡直令人不可思議。

女人,在中國曆史長河中,又是一種特殊的性別。難怪曆代帝王都對美女、選妃興趣十足。她們在皇帝麵前不過是泄欲的工具或用於政治、經濟、民族交換的物品而已。

但你能想到嗎?正是在這個男性主宰的社會裏,有一個不凡的女性、一個女妃堅定地相信“天生麗質難自棄”,“天生我才必有用”,勇於“在麟為龍”,“在羽為鳳”。既然要生存,要奮爭,就毫不懷疑自己能在人類文明的滄海中浴長空、舒廣袖。堅信自己在世間“彼美一人”,擁有獨一無二的價值,這不是狂妄,而是標誌人類進化新水平的一種頂頂可貴的頓悟。

她就是獨一無二的中國女皇帝:武則天。

在一個曆來男尊女卑的封建國度裏,一個弱女人能掌握皇權,左右天下,最終成為天下獨尊的女皇帝,能在風雨無常的政治舞台上活動了50年之久,實在是一個令人驚訝的、空前絕後的奇跡。

她建立了曆史上的豐功偉績是有目共睹的,事實俱在:武則天執政的50年,是中國曆史上一個比較興旺發達的時期。那時,社會比較安定,人口顯著增長、經濟繁榮、文化得到發展,整個國家是統一的,邊疆形勢基本穩定。可以說,它是上承“貞觀之治”,下啟“開元盛世”。一個女人能夠號令天下,讓眾多的文臣武將都俯首聽命,甘心在她的裙裾之下,實在太難得了。

武則天14歲入宮時,一下子就為唐太宗所寵愛了。她天生一副驚豔罕見的美麗。她那嬌媚鮮美的容顏,苗條婀娜的身材,她那黑黑濃密的秀發,隆起誘人的前胸。她這個年齡的少女,本是一枚青果,水嫩水嫩的,對情和欲的交流還缺乏真正的理解,更難識趣於忱席之間。

而武則天卻早慧早熟,散發出一種令人心醉的成熟醇芳的果物氣息,情愛與智慧交融成了一種女性特有的魅力,所以她能在宮苑之中壓倒群芳,獲得君王的格外青睞。

初幸破貞之日,就使40歲的太宗感到了一種從未有過的難於言傳的滿足。想不到一個芳齡少女意發育得如此成熟健美,使得見過萬千美人的唐太宗也神魂顛倒了,疑是天上仙女下凡,連呼:“美色止!美色止!”

從此之後,太宗夜夜召她侍寢,並把她安置在福緩宮。君王深愛她的嬌小鮮嫩,她也報以柔情萬端。

她的美色征服了君王,她的內在稟素,才華、性格、氣質,更讓君王欣賞。

她聰慧異常,熟通文史,初見君王時就應答如流,太宗欣喜之下,冊封她為五品才人。

太宗喜愛她那柔中有剛的性格,嬌媚之中又帶有幾分男兒的剛毅,顯得她有非凡之態,並非隻是枕邊的愛物。這一點當然會令最富有改革和開拓精神的太宗所賞識。女流之輩能如此,最為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