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進行了洋洋灑灑的理論追溯之後,我試圖掩飾自身的稚拙。我想讀者一定會感到一種閱讀上的乏味。真該感謝能夠耐著性子忍受我的喋喋不休的讀者。但是,以一個現代人的直感,去感受那些古代的、現代的、中國的、外國的美女們“偉大而卑微的靈魂”,是件費神費力的事情。這需要耐心。
我矛盾重重地站在五光十色的人生舞台。不管怎麼說,中外古今美女們的迷人風采,正沿著我所期望的理想的表達方式,源源不斷地向我走來。直覺告訴我,他們正期待著,去將窺見中國古代美女們隱秘的那層帷幕捅開。
盡管,每個美神,都是一本書、一團霧、一個謎;盡管,她們的精魂,融進了那個時代所推崇的氣質和風度,並且化為“一種稍縱即逝而令人百看不厭的美”(《拉奧孔》)。但是,能夠展現中國古代美女最富於人類本質色彩的強大魅力,依然使我樂而忘返。
相信自己的眼睛吧。甭管是一朝天子,還是平民百姓,誰也不是那種不食人間煙火的神。
過去文人們常常將我國四大美人稱之為有“沉魚落雁之貌,閉花羞花之容”。但是,受中國古代科學水平的限製,古人不可能為我們留下四大美人的圖像信息。比如說,西施到底長得是什麼樣?我們隻能在先秦文獻資料中,體味那種攝人魂魄的絕世之美。
我自信開始拿到了打開讀解中國古代美神之謎的鑰匙。當然,讀者和我必須一樣明白:重要的不是對古代美女的興趣,而是何以審度中國古代美女的象征意味。我們能從中反饋出一些什麼。
是不是可以這樣說,中國四大美女,就是幾千年來中國老百姓心目中的四張美女王牌。
美神可以征服我們的靈魂,影響我們的生活,改變我們的審美觀念。
美需要真誠。審美亦要透明。
該是展示那個彩色繽紛的古代美女畫廓的時候了。
1.西施的稀世之美
西施是我國四大美女的第一人,是我國傳統美人的化身,是女性形體、容貌美的象征。
青萍之嬌,她齊備。春陽之桑,她富有。
國色天香,姿色絕倫的西施,千百年來,被公認為天下第一美女。
出生在2500多年前春秋末期的西施。到底長什麼模樣?美在什麼地方?先秦諸子留下的《管子》、《墨子》、《莊子》、《孟子》、《慎子》、《屍子》、《韓非子》等,對她的美貌缺乏具體的描述記載。東漢趙曄撰《吳越春秋》,東漢袁康、吳平輯錄的《越絕書》中對西施的生平、時代、國別有了詳細的記載。但民間傳說卻豐富極了。古代民諺說:“絕色美人多出自民間”。誰也說不清西施美在何處?而民間傳說她的美:“花比不上她嬌豔,玉比不上她潔白”,比喻意義太濃。
不錯,西施(原名施夷光)即是越國古都諸暨民女。諸暨是一座山青水秀的名城。城南苧蘿村便是西施的家。“西施衣褐而天下稱美”(《戰國策·楚策三》)她家雖窮,常常穿著粗布舊衣。可粗布舊衣卻掩不住她的天然樸素之美。容貌似天仙,光彩照人。越國本是出美女的靈秀之地,但像西施這樣的絕色,卻堪稱稀世。
《西施浣紗》民間故事這樣說:她每天清早幫姆媽去采桑,桑葉上的露水灑落在她的頭上,她就用桑露梳頭,日久天長,頭發也就變得烏亮香軟了。她每天去小溪裏汲水,她喜歡把溪水當鏡,對水自賞,日子一久,臉蛋白淨,眼睛明亮。她每天到溪邊浣紗,洗淘物什,腰腿活動多,無形中得到一種健身鍛練,結果自然是腰腿桑韌、身體苗條了。可她的腳在勞動中卻比一般女子的大,顯得不美。為此,她總愛穿長裙,著木屐。長裙蓋住了大腳,木屐使長裙不至於拖地。走起路來,飄飄欲仙,風韻獨具。可見,西施很懂得美。如今,她已成為最佳美人的代名詞了,她是美人的象征。
《吳越春秋》載:一天,西施在村外采桑,一條毒蛇向她撲來,她驚恐而逃。恰遇大夫範蠡。他箭射毒蛇,救下西施,二人從此相愛。後吳、越兩國起兵爭戰,結果越王勾踐被吳國俘虜。吳王有意羞辱勾踐,讓他在吳宮養馬,並為其牽馬墜蹬。為報仇雪恥,文種大夫獻計,把絕色美女獻於吳王。絲竹笙歌琴棋書畫六藝俱全的西施,在範蠡的勸導下,識大體,明大義,為國為民獻身,以國事為重,忍痛辭別了範蠡,到了吳國。她用自己傾城傾國之美色,征服了吳王夫差。此時,越王勾踐十年生聚,十年教訓,臥薪償膽,發憤奮強,終於滅了吳國,重建越國。
西施助越滅吳後的命運如何呢?範大夫眼見勝利後的越王勾踐大殺功臣、忌心極重,遂和西施逃遁隱居在民間,潛藏在五裏湖(無錫的蠡湖),清貧自得,吟歌泛舟湖上。杜牧詩曰:“西子下姑蘇,一舸逐鴟夷。”但也有另一種說法,《墨子·親土》說:“比幹之殪,其抗也;孟賁之殺,其勇也;西施之沉,其美也;吳起之裂,其事也。”《墨子》成書年代與西施生活年代相去不遠,文中所提比幹、孟賁、吳起等人的事,都與史實相符。故而,“西施沉江”之說,是可信的。範蠡出走,文種自盡,西施又怎麼能留在人間呢?
西施為救國恥,忍辱負重,犧牲自己的美貌青春,割舍愛情的品行,發生在2500多年前,是極令人佩服的。
她開創了一代新風。她懂得人間還有比愛情更輝煌的東西,狹隘的貞操觀念並不是一切。頗具現代女性之風采,讓人驚訝之餘,頻添一股豪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