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山上的大樹剛剛綻開了新芽,十歲的少年阿牛背著一捆樹枝,沿著崎嶇的山路,帶著落日的餘輝,急促又穩當地走著。清秀的臉上掛著細細的汗珠,纖細而結實的身子微微弓著,本該無憂無慮的少年今天卻有些悶悶不樂。
阿牛正式的名字叫薑南,雖然父母雙親都不識字,卻對讀書人很是敬重,他們堅定地認為隻有讀過書的人才能幹大事,否則本領再大也隻能給別人當小弟。他們非常希望自己的兒子能讀書明理,將來好有出息。
阿牛的父親在村裏也算是見過世麵的人了,他年青的時候在神龍帝國當了足足八年兵,親身經曆大小數十戰。看著身邊的戰友一個一個地倒下來,在最終打敗黃發帝國的入侵後,選擇回到老家的小山村,繼續種著自家的幾畝薄田。
風調雨順的年景,家裏還能衣食不缺,要是遇到個水旱災害,家裏的日子就困難了。好在阿牛父親在軍隊裏還是練了一身好武藝,還能到山上打獵,倒也沒讓一家人挨餓。
阿牛還有一個哥哥、一個姐姐和一個妹妹,父親對他們四個要求都很嚴格。
哥哥比阿牛大6歲,是老大,身體強壯,但不喜讀書,最喜歡打獵,已經是家裏的主要勞動力了。
姐姐比阿牛大4歲,從小就幫家裏做家務,現在已經會紡線織布了。
兄妹幾個隻有阿牛還在學堂上學,自小聰明又調皮。前年死皮賴臉跟著哥哥上山打了一次獵後,就天天纏著爹爹要一張弓,並發誓決不貪玩,保證上學得優並且每天打柴。最終纏得爹爹用狼筋給他做了一副彈弓。弓箭對一個孩子的威力還是太大了,不能給。
自從拿到手彈弓就成阿牛最心愛的玩具,每天上學路上阿牛都會隨手揀起石子果核等用彈弓射擊麵前的目標,不管中與不中,總是樂此不疲。剛開始偶而能射中一些樹幹和大石,到現在基本上眼睛看那兒就能射中那裏,成了小夥伴中最威風的神彈子。
阿牛本就聰明,一旦遵承諾用心讀書寫字,那是一學就會,很快變成了教書先生最得意的一個孩子。這下阿牛自己也不好意思再偷懶了,倒從此真的成了一個好學生。
打柴的承諾阿牛也兌現了,除了下雨下雪,每天阿牛去學堂上過學以後,都要打一捆幹柴帶回家。其實在阿牛自己心裏,就是以打柴為名到附近山裏轉一圈,當然主要目的還是打鳥。但隻有冬天才會經常有收獲,因為春天是繁殖季節,爹爹不讓打;夏天和秋天山上樹木枝葉茂盛,不太容易發現鳥兒;隻有冬天沒有遮擋,鳥兒的食物也少了,就經常在村子周圍有田地的小山上活動,比較容易打到。
除了可以打鳥,山裏還是阿牛的大樂園,春天漫山遍野的野花,夏天甜甜的桃子李子,秋天香香的板栗核桃,阿牛自己享用過以後總會帶一大包回家給妹妹。
真正的打柴倒花不了多少時間,阿牛靈巧地爬上大樹,三下五除二就掰下一堆樹枝,很快就完成了一天的任務。
妹妹比阿牛小2歲,最是乖巧,是阿牛的崇拜者,也最聽阿牛的話。
由於父母兄姐都是勤快人,耳濡目染下阿牛也會主動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自然就會得到誇讚或獎勵,這自然就給了阿牛繼續做事的動力,就得到更多的誇讚和獎勵,形成了良性循環。
這就是阿牛的家,雖然並不寬裕,但一家人卻相親相愛。做為家裏唯一識字的男子漢,阿牛暗暗下了決心,一定要好好努力,將來讓家人不要這麼勞累,都能過上好日子。
讀了書的阿牛知道,在神龍帝國地位最高的不是皇帝,而是地位超然的修仙門派。誰家要是有人是修仙門派的弟子,在世俗中就絕對不會有人敢去欺侮,就是官府也要另眼相看。
學堂裏教書的李先生曾經說過,阿牛家所在的山區就屬於修仙門派“神農教”的勢力範圍,每隔十年左右就會招收一次弟子。15歲以下的少年都可以去報名,符合報名條件的再通過入門考核就可以成為神農教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