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凝聚正能量 放飛中國夢(1 / 2)

夢想,是一個國家和民族前行奮進的燈塔。

2012年11月29日,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參觀了中國國家博物館“複興之路”展覽,參觀結束後,習近平總書記深情闡述了自己心中的“中國夢”———“何為中國夢,我以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最偉大的夢想。因為這個夢想,它凝聚和寄托了幾代中國人的一種夙願,它體現了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整體利益,它是每一個中華兒女的一種共同期盼。”2013年3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第十二屆全國人大第一次會議上的講話中又再次強調,要繼續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推向前進,繼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鬥,不斷為人類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習近平總書記對“中國夢”的闡釋,道出了億萬中華兒女的共同心聲,觸動並點燃了每個中國人內心深處的“中國夢”。

中國夢,是人民的夢。曆史和生活告訴我們:國家好,民族好,自己才會好。為最大程度吸納人民群眾參與改革發展,最大程度促進全麵小康的共建共享,最大程度動員全區人民同心共築中國夢,由自治區黨委宣傳部、區直機關工委、教育工委,自治區總工會、團委、婦聯和國資委聯合舉辦了“中國夢·我的夢”主題征文活動,全區廣大幹部群眾積極響應,熱情參與。緊緊圍繞各自的成才夢、創業夢、幸福夢、和諧夢等,把自己的人生理想融入國家、民族的共同理想之中,書寫自己的美好夢想,講述勵誌故事,見證追夢曆程,激發了廣大幹部群眾共築中國夢的激情。

“功崇惟誌,業廣惟勤。”隻有13億人民同心共築中國夢,實現夢想的力量就無比強大。隻有13億人民滿懷信心走好中國道路,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就必定能彙集起不可戰勝的智慧和力量,把曆經苦難而又生生不息的中華民族送達夢想的彼岸,讓每個人在“國家好,民族好,大家才會好”的曆史邏輯中夢想成真。

自治區黨委常委、宣傳部部長 蔡國英

2013年12月26日

手握夢想,且行且吟

劉曄

銀川的四月,春意方濃。屋瓦與之上的天空,俱是一色的湛藍,零星的幾朵白雲便做了恰好的點綴。間或有兩三隻鴿子緩緩飛過,時而變換身姿,甚是自得。倏忽那熟悉的眼保健操音樂和《馬蘭謠》唱響天際,清越而嘹亮,我的心不由得澎湃且激蕩起來,思緒也隨著音符回到了不遠的從前。

毋庸置疑,2010年8月19日,這將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日子之一。參加完《興慶區2010年特崗教師培訓會》的第一天活動後,我思緒起伏毫無倦意,如同正在賽道上的選手,等待著發令槍的一響。我知道,這一天的來臨我渴盼良久,熱愛教育事業高考填表誌願時卻因估分失誤未填報師範類院校的我一直懊悔不已,但心裏的火種從未熄滅。2005年畢業時工作已相當難找,奔波半年終棲身於西安北郊的一個國企,半年後,我便辭職去了深圳。在參加一個銷售業務的麵試時,要求我們當眾說出夢想,當時我脫口而出:“我希望成為一位優秀的教師。”這句話在那個場合顯然是不合適的,但還是贏得了熱烈的掌聲。2008年輾轉回到寧夏,才聽聞有特崗考試,2009年便從吳忠來到銀川報名。但因沒《教師資格證》而遺憾離場,失望的我便找了個工作。有在西安當高中老師的同學打電話來說到她的難處,新課改後教師的處境變得艱難,隨時可能被家長和學生推到風口浪尖,班裏的孩子與她對抗,鬧得滿校盡知,她悲傷的聲音讓我感到寒冷,又想起在廈門的情形,我不禁躊躇起來。但仍經常夢到我在講台上激揚文字談笑風生的場景,逛街時路過學校我仍會呆望半晌。我明白,心頭蟄伏的夢想仍在蠢蠢欲動。於是2010年我便考取了證書,信念不滅,終於得償所願,自然是欣喜和激情滿懷。

2011年8月20日拿著報到條來到了這所學校,高大卻破舊的鐵門,一舊一新兩棟教學樓,石子操場,隻有兩排茂盛的綠樹讓人眼前一亮。之前一天半的培訓雖對即將到來的生活有一定的認識,但第二節課的開學典禮將孩子們帶到操場上集合時,孩子們卻亂成了一團。更讓我意想不到的是,第二天早晨課前就有幾個孩子打架。班級紀律的混亂讓我煩惱,上課怎麼讓他們學會知識更讓我頭疼,很多孩子漢語拚音都不會,讀課文更是結結巴巴。看到其他老師似乎氣定神閑,我卻忙得焦頭爛額。於是,我的滿腔熱情變成了滿腔怒火。可孩子就是孩子,他們仍然在我進教室後爭先恐後地和我說話,有的女孩子非要送水果給我吃,有的拿著她認為滿意的畫讓我欣賞,還有的說:“老師,您今天穿的真漂亮,像個小公主!”……這樣一來,我預備的凶臉也隻能變成笑臉了。後來,在同年級老師的幫助下,我慢慢學會了一些管理方法,如怎麼讓學生快速地站好隊;怎樣避免課間追逐打鬧的現象;怎樣解決學生經常告狀的小毛病等等,我學會做事先請教辦公室裏有經驗的老師,逐步調整自己管理學生的方式,還有人送我魏書生的《班主任的藝術》,再加上自己的細心觀察,兩個月後,班級管理趨於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