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歸京
四月的春風吹來的不僅是春播開始的訊息,也吹來了京城聲勢漸起的一首童謠:
十裏梅花俏
百聞相見好
千山堪不住
萬戶盡封侯
坐在田間悠閑地品著香茗的老漢聽著偶從身邊經過的孩童唱起這支童謠,臉上泛起了亮色,他噌得一下站起身,朝田裏喊了聲:“鞠澤,成了!”
正在田裏勞作的膚色黝黑的中年男子扯下草帽,麵露疑惑之色,隔得太遠,他聽不清這老丈喊的是什麼。
老漢又揚了揚聲音,喊道:“成了!成了!鳳梧那小子成了!!”
男子聽後,訥訥地站直了身子,好一會兒才開口,但聲音已在不住得顫抖:“成……了!?梅家……成了!”
他立刻甩開手中的稻秧,不顧手腳上的泥,快步跑至田埂,衝著老漢露出了白晃晃的牙齒:“爹!咱終於可以回京了!”
朱雀大街是貫穿京城中軸線的一條大道,將偌大的永定城劃為了東西兩區。就在朱雀大街以東不到一裏的鬧市中,有一處臨街大宅。這宅院朱門高牆,門楹上雖還未掛牌匾,但京城往來的百姓都對此宅的新主人熟諳於胸了。
梅鳳梧,十年前被皇上貶黜出京鎮守西北苦寒之地的將軍,如今憑借抗擊蠻族的一場耗時兩年的大戰,重新贏得了皇上的重任,回到了闊別十年的永定。皇上不僅為為梅鳳梧加官進爵,欽賜爵位梅國公,還禦賜了這城中心的深宅大院予他,讓他與家人共住於此,保他梅氏一族的榮華富貴。
京城裏的流言自是比別地兒的多,對梅將軍當年為何被貶,如今又為何機緣巧合地重回京裏,眾人也是眾說紛紜。家裏與世族大家有些聯係的,便憑著透出的一點半點消息,將故事編了個圓。
說十年前的中秋節,梅將軍入宮夜宴,席間借醉輕薄了皇上的愛妃周氏,皇上一怒之下罷了他的官職,發配西北鎮守邊境,還將他的族人充軍、貶入賤籍。後來西北蠻族勢利愈強,不斷侵犯國土,大有殺入永定之勢,梅鳳梧在西北花五年時間操練的梅家軍此時展現了雄風,與蠻族抗衡兩年,終將其趕往彭山以北。皇上這才心花怒放地召他回京,加官進爵。
聽完眾人繪聲繪色但不知真假的描述,街邊一輛馬車上的簾子緩緩放下。車內一個略顯疲態的老漢開口道:“接著走。”
車夫應了聲,繼續趕著馬車緩緩前行。
此時車內又響起一個稚嫩的孩童聲音:“爺爺,還要走多久啊?”五六歲的小姑娘聲音軟軟,說的是官話,但又帶著點吳儂軟語的調子。
老漢撫了撫她的後腦勺,勉強扯出一個笑容:“快到了,小九兒,你再睡一覺就到二伯家了。”
小九兒再次醒過來的時候,眼前的景象已大變。馬車內搖搖欲墜的頂棚變成了雕花羅漢**的紗帳,竹篾攢成的簾子變成了精美的花窗,塵土變成了滿室的幽香,就連身邊的人也從爺爺變成了個圓臉的十來歲小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