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旨已下,龍驤李府上下人等迅速行動起來,諸多瑣事都需打理一番。
龍驤李府雖然是新近掛起來的門額,府中上下仆從和婢女卻也有近百人,何況還駐紮著李利的五百親兵衛隊。
如此以來,李府上下人丁不少,需要做好的善後事宜很多。
不過這些事情,李利全部交給老管家李富來打理,他自己做起了甩手掌櫃,倒是很清閑。
聖旨賜下的第二天,李利方才得知,自己此次得以升任護羌校尉、武威太守之職,全賴蔡中郎鼎力舉薦之功。
對此,李利對蔡邕十分感激。
次日上午,晴空萬裏,豔陽高照。
府門外,李利帶著百餘親兵護送數輛載著厚禮的馬車,騎上大宛名駒黃驃馬直奔蔡府而去。
他此次所帶的禮品可以說是傾其所有,府中很多原有的珍藏器皿和稀奇古玩盡數裝上車,一股腦地拉到蔡府去。
反正這些東西看著稀奇,實際用處卻不大。
加之李利馬上要去涼州上任,龍驤李府此後也就是一座空宅子,留上幾十個仆從看守門戶即可。
走在大街上,路邊行人紛紛側目而視,對李利一行人指指點點,紛紛揣測這位住在平民巷的李大官人這是要去提親,彩禮不菲,看來對方一定是大戶人家的閨女。
蔡府上,守門仆從對李利早已不陌生,一邊入內稟報,一邊將李利一行迎進院內。
“文昌,你這是……你不會是將家裏的東西都搬來了吧?”
聽聞李利來了,蔡琰帶著侍婢小環快步迎了上來,驚訝地問道。
李利坦然一笑,揮手示意親兵將馬車上的一應器物搬進蔡府,隨之笑著對蔡琰說道:“沒有你說得那麼誇張,不過也相差不遠。”
說話間,李利話語一頓,輕步走到蔡琰身旁,在她耳邊輕聲道:“詔姬,這次我可是砸鍋賣鐵上門提親,你是不是很感動,要不要考慮跟我走啊?嗬嗬嗬!”
“啊!你……口無遮攔,我不理你了!”
蔡琰失聲大窘,俏臉緋紅如霞,給了李利一個嗔怒還羞的眼神,既而拉著侍女小環轉身而去。
“哈哈哈!”
眼看蔡琰含羞離去,李利頓時開懷大笑,十分得意。
大堂內。
李利坐於蔡邕之下,依舊是謙遜有禮,一副乖孩子的模樣。
一番寒暄之後,李利對蔡邕鄭重道謝,感激之情溢於言表。
在李利說話之時,蔡邕反倒是神色凝重,眉頭緊鎖,一副心事重重的樣子。
“蔡叔,您怎麼了?武威郡雖然路途遙遠,民風剽悍,不服王化,但小侄有信心在那裏紮下根基,厲兵秣馬,抵禦蠻夷,守護我大漢疆土。”
蔡邕怔怔失神了好一會兒,隨即目光深邃地看著李利,正色地問道:“文昌,你知道老夫門生故吏不少,卻為何獨獨對你另眼相看嗎?老夫認你為侄,極力舉薦你遠赴涼州任職,視你如至親,這些你想過為什麼嗎?”
“呃?這……小侄倒是從未想過。還請蔡叔示下。”
李利神色微變,心思百轉之中,坦言答道。
蔡邕似乎早就知道李利會有此等反應,神色凝重地道:“文昌,在你身上,老夫看到了另一個人的影子,那人就是如今的東郡太守曹操。你和他一樣,處事周全,謙遜有禮,心懷大誌,頗具梟雄之姿。最重要的是……你們兩人都喜歡詔姬!
昔日曹操在我府上也如同你之前這般,對老夫行子侄之禮,謙遜之極,對詔姬更是關懷備至,三天兩頭地送她禮物。隻是詔姬當時看上了衛仲道,而曹操則是年齡偏大,相貌異於常人,因此老夫直接回絕了曹操。
讓老夫沒有料到的是,衛仲道身患舊疾,與詔姬成親不到半年就一病不起,隨之沉屙難除,不幸夭亡。他撒手而去不要緊,卻害苦了詔姬,被衛家族人所不容,視為妖婦煞星。老夫對此深感愧疚,時常覺得對不住詔姬,當初要不是老夫一口回絕了曹操,或許詔姬的命運就不會如此淒苦。
文昌,老夫的話你聽懂了嗎?”
李利此時心頭劇震,連呼吸都有些急促,他不曾想到蔡琰竟然跟曹操還有此淵源。
史冊中記載,蔡琰被南匈奴人劫擄到草原八年之後,曹操北征草原,以重金從匈奴人手裏把她贖了回來。
原來蔡琰居然是曹操的初戀情人,難怪老曹一把年紀了,還一擲千金地贖回她。最後,曹操雖然沒能一嚐夙願,抱得美人歸,卻也博得了一個文姬歸漢的美名。
漢代女子出嫁之後,方得以取字,因此有“待字閨中”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