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致九弟·述紀梁宜承蔭(1 / 1)

“原文”

沅弟左右:

臂疼尚未大愈,至為係念。然治之之法,隻宜貼膏藥,不宜服水藥。餘日內當赴金陵看視,正月當成行也。

接奉寄諭,知少荃為季弟請二品恤典,立傳、予諡、建祠,一一允準,但未接閱諭旨耳。陳棟之勇既好,甚慰甚慰。

紀梁宜蔭一節,餘亦思之再四,以其目未痊愈,讀書作字均難加功。且弟有功於家庭根本之地,不特為同氣之冠,亦為各族所罕,質諸祖父在天之靈,亦應如此。

九洑洲北渡之賊果有若幹?吾意尚以南岸為重,劉南雲、王峰臣兩軍,弟幸勿遽調北渡,蓋北岸守定安、合、無、廬、舒五城,此外均可挽救;南岸若失,寧國則不可救矣。(同治二年正月廿七日)

“譯文”

沅弟:

你手臂痛還沒有大好,很是掛念。然而治療方法,隻適宜貼膏藥,不適宜喝湯藥。我近日會到金陵看望你,正月會動身。

接到家信,得知少荃為季弟請二品恤典,立傳、予溢、建祠,都一一批準,但沒有接到聖旨。陳棟的兵士很好,我很高興。

紀梁宜蔭這件事,我也考慮了好久,因他眼睛沒有好,讀書寫字,都難以用功。弟弟有功於家庭最主要的地方,不僅為同氣之冠,也為各族中罕見,就是去問祖父在天之靈,也應該這樣。

九洑洲北渡的敵軍真的有很多嗎?我的意思還是以南岸為重要,劉南雲、王峰臣兩軍,弟弟幸虧沒有馬上調他們北渡,因在北岸守定安、合、無、廬、舒五城,其他的都可以挽救。南岸如果失守,寧國就不可救了。(同治二年正月二十七日)